C++对象模型

C++对象模式

C++中的成员:

  • 成员变量:静态变量非静态变量
  • 成员函数:静态函数非静态函数虚函数

1. 简单对象模型

  • 对象中只存放指向成员的指针,这么做可以避免成员不同类型,不同存储空间的尴尬
  • 对象所占内存大小为指针大小 * 成员数量(成员函数 + 成员变量)

2. 表格驱动对象模型

  • 对象本身只有两个指向表格的指针,成员变量表成员函数表
  • 成员变量表直接存储变量本身
  • 成员函数表存储函数指针
  • 这种理念是虚函数表得雏形

3. C++对象模型

  • C++对象模型是从简单对象模型派生而来的,并对内存空间和存取时间做了优化
  • 对象本身只有变量一个虚指针
  • 虚指针(vptr)指向虚函数表(vtbl)
  • 变量:只有非静态成员变量存储在对象内存中,其他静态成员变量所有成员函数(包括静态和非静态的)都在对象内存之外
  • 注意:C++对象的第一个字节为虚指针;虚函数表中的前面的指针为虚函数指针,最后才是指向type_info对象的指针

C++类成员函数

"类根本就没有成员函数"

  • 因为从内存布局上看,内存布局中只有成员变量的空间,并没有成员函数的内存空间
  • 当我们在一个类中声明一个成员函数时,编译器隐藏了第一个参数,实际上成员函数储存在代码区,长这个样子:
    void memberFunc(Object* this, int arg1, int arg2)
    并且这个函数参数this只有接收所属类类型指针时才能调用
  • 所谓的 .运算符或者->运算符,实际是把this指针传递给函数,调用时长这个样子:
    void memberFunc(this, this->arg1, this->arg2)

C++对象模型优缺点

  • 优点:相对于简单模型的通过指针间接访问数据的思想,C++模型提高了访问数据的效率,并参考表格驱动理念设计了虚函数表,节约了对象空间。
  • 缺点:修改对象的非静态成员变量(增删改),用到此对象的代码就需要重新编译。

深入理解虚函数、虚函数表

作用:

  • 为了实现多态的机制,简而言之就是用父类指针指向其子类的实例,然后通过父类的指针调用实例子类的成员函数。这种技术可以让父类的指针有"多种形态"——多态

虚函数表

  • 即类的虚函数的地址表,表的本质:指针数组
  • 表的最后一个位是null指针
  • 只有有虚函数的类,他的内存中才会有虚指针,且该指针存在于实例中最前面的位置(保证取到虚函数表的有最高的性能)


    image.png

一般继承(无虚函数重写时)

image.png

image.png
  • 虚函数按照其声明顺序放于表中
  • 父类的虚函数在子类的虚函数前面

一般继承(有虚函数重写时)

image.png

image.png
  • 覆盖的函数被放到了虚表中原来父类虚函数的位置,由于函数指针被子类函数取代,所以实际调用时,调用的是子类的同名函数,因此实现多态
  • 没有被覆盖的函数依旧

多重继承(无虚函数重写时)

image.png

image.png
  • 子类实例中,针对每个父类都有自己的虚表,因此每多继承一个父类,子类实例中仅仅只是增加一个虚指针的空间而已
  • 子类自己的虚函数被放到了第一个父类的表中,按照声明顺序确定谁是第一父类
    这样做就是为了解决不同的父类类型的指针指向同一个子类实例,而能够调用到实际的函数。

多重继承(有虚函数重写时)

image.png

image.png
  • 三个父类虚函数表中的f()的位置被替换成了子类的函数指针。这样,我们就可以任一静态类型的父类来指向子类,并调用子类的f()了

虚函数表的缺点

  • 不安全性:来源于虚函数表的本质还是一个指针数组


    image.png
  • 例如上图,根据C++语义,在没有重写父类的虚函数时,我们是无法通过父类指针来调用子类自己的虚函数
Base * base = new Derive;
base->g1(); // 编译错误
  • 但是根据继承模型,子类对象还是会将父类与自己的所有虚函数放在一个虚表中,因此就导致可以通过指针的方式访问虚函数表中的任意函数
  • 同样的道理,即使是non-public的继承方式,这些非public的虚函数同样会存在于虚函数表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