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曾这样评价她:如果没有她,逻辑思维很难运转起来。
她就是逻辑思维CEO李天田,江湖人称“脱不花”。

01
机遇,只留给积极主动的人
1996年,脱不花17岁,因为品学兼优被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录取,家人把她送到北京学习英语,为留学作准备。
在北京学习期间,脱不花开始质疑出国留学的意义,怀疑自己没有能力做好出国留学这件事。
一番思考后,她放弃了出国留学这条路,进了一家小小的广告公司,做了一名打工妹,拿着380元的低薪,做着最底层的工作,打字、接电话 、订盒饭、管仓库。
那时候,北京还是个“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的时代,广告圈的门槛不高,脱不花也有机会混迹其中。
周末闲暇时,脱不花总是混迹于广告圈的沙龙活动,听过不少广告圈名人的免费讲座。
有一次周末,脱不花有机会听到了时任北京奥美总经理的湛祥国先生的课——如何做提案,第一次知道了PPT,并有幸得到湛祥国先生的名片。
一个月后,脱不花所在的公司接到了一家大企业的邀请,进行一个项目合作伙伴的选择活动。
公司上下动员起来,不眠不休准备资料,脱不花作为一个底层打工小妹,也兴奋得团团转,只是帮不上忙。
看着忙碌的同事,她心底有一个疑问:咦,为什么跟我在讲座上听湛详国老师讲的不一样呢?
同事反问她:你说咋搞?
呃,不知道呀。
脱不花翻出了湛国祥先生的名片,犹豫了很久,他会理她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朋友吗?
不过,她还是鼓起勇气拨出了那个电话,并幸运的得到了湛祥国先生的指导。
虽然他们的提案没有取得成功,但他们的努力被对方企业看在眼里,直接把一个小项目给了他们公司。
脱不花的能力也得到了公司老总的认可,指定她为一个项目的负责人。
脱不花开始了培训生涯。
为了讲好课,脱不花开始到处去听培训。
有一天,她路过一个酒店会议室,发现里面正在开一场培训会,她溜进去听了一会儿,顿时被老师讲课的内容吸引。
课程结束后,脱不花冲上去与这位老师交流,她想请老师讲一场公开课。这位老师就是高建华,中国惠普公司助理总裁,中国第一个首席知识官。
一切从无到有,老师有了,没有场地,没有学员,脱不花马不停蹄到处联系,最终组织了二十多人参加培训。
这次培训里有一名优秀学员——牛根生,后来的蒙牛集团创始人。
第一次成功的经验,让脱不花敏锐的嗅到了咨询培训的市场。
因为工作出色,脱不花被公司老总提拔任命为总经理,她把公司业务从广告转向了咨询,她接到的第一个项目,是为伊利集团做战略规划,效果特别好。
随后,许多大公司慕名找脱不花做咨询规划,为进一步发展,她成立了北京仁慧特智业咨询有限公司,19岁的她出任董事长。
小小年纪,即拥有自己的公司,当有记者采访她是怎么做到时,她这样说:
一是自信,如果当时我对中国没有信心,现在我没准儿正在美国某个餐馆里刷盘子;二是不信,我不信“适当的年纪”这件事,除了生孩子,想做任何事都不会被年龄限制。
02
终生学习,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脱不花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运气极好的人。
因为什么都不懂,也不在乎所谓的“自我”,误打误撞找到了一个最取巧的学习方式:做一名模仿者和复制者。
从最初湛国祥先生的一招之缘,到合作四年的高建华先生,她代入导师角色,观察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把他们的精气神打包复制,经过了一个个学着像湛祥国先生一样说话、说话很像高建华的时期。
脱不花还喜欢“扑导师”,反正她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也没啥不好意思,因为工作需要,她扑过安利中国的总经理郑李锦芬、点子大王何阳、台湾成功学大师尚致胜白崇礼等等。
机缘巧合下,脱不花拦住他们,他们也如湛祥国先生一样,专门花时间解答她的问题,辅导她完成各种她暂时还没有能力独立完成的任务。
脱不花如饥饥似渴学习她不会的知识,一步步成长,逐渐成长为一个和最初不一样的脱不花。
那些年,这些人,也许只有一期一会的机缘。但是,我总觉得,他们仿佛是上天在我人生道路上安放的路灯,此地早已经过,那光却始终照亮。
再后来,脱不花有了一定收入,开始去参加各种学习班,也读了北大EMBA。虽然她觉得学习不像早期那么有效,但她悟出了一个道理:
最有效的学习,是在你没有判断能力的时候,根本就不要去做判断,全然接受,逐渐消化,实在吸收不来的,自然就排异了。
在好友方希的影响下,脱不花开始提笔写作,用“写”来打通商业观察的任督二脉,用“写”来整合她的职业活动。
写作令她成为一名商业杂志的专档作者,也出版了几本商业类的书,还成为央视商业观察节目的主持人。
曾经,脱不花不为中止学业而后悔,因为她给自己的处方叫做“终生学习”。但她也遗憾由于缺失了严谨正规的高等教育,没有建立起一种系统的治学方法。
不过,她从许多如方希一般的朋友身上学到了许多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聪明人”也要用“笨”方法来读书,沉下心来,对感兴趣的学科,从读史入手、精选经典,用纸和笔做读书笔记。
孔子曰:学而不已,阖棺而止。
把学习贯穿到终生的时间长河里,定会学有所成。
03
成长,不辜负这个时代给女性的机会
早已实现财务自由的脱不花,进入了一个非常舒适的区域,自家的咨询公司经营很稳定,她有时间参加圈内各种活动。
在一次参加活动时认识了罗振宇,罗振宇极入邀请脱不花加入逻辑思维。
要放弃眼前的舒适圈,重新开启新的挑战吗?
脱不花也意识到,罗辑思维这样一家相当具有前瞻性的互联网公司,必然为她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
她毅然走出舒适圈,成为了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兼CEO,一手担起了罗辑思维公司管理层的重要角色。
罗振宇曾说:如果没有脱不花的逻辑思维,根本就做不到今天这么好。
逻辑思维跨年演讲会上,罗振宇引用了脱不花说过的一句话:不要辜负这个时代给女性的机会。
从17岁初入江湖,从一个打工小妹,做到知名公司创始人,脱不花一路跌跌撞撞,跨越了性别、教育、家庭等诸多牵绊,找到了属于她的舞台。
脱不花18时,第一次做别人的老师,阶梯会议室里,有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小姑娘提问:如果你觉得四周一片黑暗,怎么办?
那时,虽然她还年轻,没有理解这个问题所蕴含的智慧,但她还是坚定的回答:
如果你的四周一片黑暗,那说明你自己就不是一盏明灯!
梁宁曾说:
我们所有人都出身草莽,大家都从无名之辈开始,寻找一个机会让自己破土而出冒出头来,被世界看到。
脱不花不再是江湖中的无名之辈,她已活成一盏明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