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
安徽,清初时曾属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而正式建省,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境内有皖山、皖水,即现今的天柱山和皖河,春秋时(公元前722-前481年)曾有伯国,称为皖国,故安徽简称“皖”。
湖北省(鄂)
湖北省,位于我国中南部,长江中游,因处于洞庭湖以北,故称湖北,简称鄂。北接河南省,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为邻。全省设有12个地级市,3个省直管县级市,市辖区(县级)35个,市辖县(市)63个,其中22个县级市,39个县,2个自治县。省会武汉市。
福建省(闽)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部、东海之滨,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属中国华东地区。福建是中国著名侨乡,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华侨1088万人。福建与台湾源远流长,关系最为密切,台湾同胞中80%祖籍福建。福建居于中国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中国距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
广东省(粤)
广东省,简称粤,是我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广东位于南岭以南,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省会广州(旧称番禺),辖21个省辖市,其中副省级城市2个(广州、深圳),地级市19个。广东在语言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一面,与中国北方地区有很大的不同。近年来广东亦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广西简称桂,省会南宁,地处祖国南疆,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广西区位优越,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东邻粤、港、澳,北连华中,背靠大西南。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
云南省(滇、云)
云南省,简称滇,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市。总面积38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4415万(2004年)。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的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北回归线从本省南部横穿而过。其中丽江古城是云南最大最古老的古城之一。
贵州省(黔、贵)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省。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
四川省(川)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春秋战国时为蜀国地。秦代置蜀郡。汉属益州。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
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