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的老家一个老嫂子去世了,从我记事起,我们两家就连在一起,我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家已经五代单传,到我弟弟这一代,已经是六代,并没有叔伯一说。
这次我问了问妈妈,妈妈说,因为在村子里我们两家是一个姓,所以就走到了一起,婚丧嫁娶都动,记得那年爸爸突然离世,他家弟兄几天都在我家跑前跑后,想到这里,我很感动。在农村,家里如果没人,红白喜事办起来是很不体面的,那时候,弟弟还年轻,没有主心骨,除了妈妈站出来主事之外,就是这家的兄弟俩帮衬了。
所以,为了表示重视,妈妈让我在村子里待了三天,而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也就捱过各种不适,稳稳当当在家待了三天。
为什么说捱过各种不适呢?从我上学开始算起,离开家已经三四十年了,虽然中间不断的回来,但从未跟村里人接触过,而这次,我需要走到他们面前,微笑,打招呼!
然而,除了我们街道的邻居认识我以外,其他人几乎都不知道我是谁了,妈妈或者旁人一一解释着我是谁的女儿。
他们依然一如当年我小时候那般或淳朴善良,或狡黠诡辩,就像岁月依然停留在三十多年前一样,他们只是多了一些面部的沧桑。
我无法想象,在我历经三十多年的岁月变迁之后,我的村子里的他们依然如故,除了那些随我父亲一起去了的人以外,他们依然固守着这里的一切。
听着村里的妈妈们的闲聊,我知道我们村像我一样上过几天学的女娃们大多都嫁到了别村或者更远的地方,和文化相当的男孩子结了婚,去了外面谋生路,生活的跟我大差不差。
还有一部分没有上过学的女孩子嫁给了邻村和自己匹配的男孩子,就在村子里谋生,或在外地打工,他们大多依然生活在农村,下一代也没有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
我记得初三那年中考前,我突然不想上学了,于是就回了家,那时候,弟弟已经辍学,作为高中生的爸爸,那时并没有强迫我回学校。
还是我初中一个好朋友,跑到我家来劝我回去读书,于是我又回去了!我想,如果那时候我没有回去读书,而是像弟弟一样辍学,那么我现在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我是不是也会被我们村那个巧舌如簧的媒婆说给了邻村哪个初中没毕业的男孩子,从此半生迈不出我的村子呢?
傍晚,坐在我家家门口看着我们新添加的邻居们带孩子玩,所谓新添加的邻居,就是我的邻居家新娶进来的媳妇儿们。
我不明白为什么面容姣好的她们会愿意来到我们这个有点落后的小村子,通过打听,我才知道,这几个看起来自身条件挺不错的女孩子来自比我们村子更偏僻的村庄!
我更加强烈的意识到出身和后天观念的重要性,她们如果生在更好的地方,还会嫁给我那个汲着鼻涕吹泡泡的邻居家小屁孩儿吗?
我突然感觉自己不再纠结自己年轻时与体制内工作失之交臂的遗憾,那时我看似读完了大学,实则骨子里的观念十分陈旧,我的身体已经步入那个火热的时代,观念却并没有改变。
我的根在这里,也许这是我为自己当年的落后找的借口吧!
当我如今意识清醒后再回头看时,才知道其实我已经迈出了很大的步伐。我想我应该原谅自己,那年的我,其实并不配拥有那份体制内的工作,当年我的成长并没有达到那样的程度。
这些年,通过和老公一起创业我感觉我的成长是巨大的,和体制内相比这是另一种成长,我觉得自己愈加强大愈加饱满,和这个世界的链接也愈加的紧密和愉快,也更加发现了这个世界的多元化,我越来越喜爱这世间的一切,我变得愈发独立坚定,不再惧怕这世间的一切。
半生归来,我才发现,其实命运已经安排好了一切。
冥冥之中,命运自有安排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一个八零后,出生在农村。 家里三姐妹,我排行老三,印象中爸妈经常在田间地头劳作,而我们三姐妹打小就会帮忙做力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