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需要自私一点。
小时候我们学的品德课,自私是一个贬义词。
也许是被种了心苗,有时候你考虑了自己的利益,竟然还有点不好意思,有愧疚的感觉。
如今我认为,人首先要考虑的本来就是自己的利益。因为有时候你的退让,会让你见识到真实残忍的人性。
自私一点,你的时间,精力很值钱。
自私一点,你的利益很重要。真正为自己利益考虑的人,只有你自己。
今天还学到一个重要的点,不要当救世主,你拯救不了,也改变不了任何人。
人的改变,需要靠自己主动去学习,去改变。你提建议,吃力不讨好。
佛度有缘人。
管理好自己的事,远离任何内耗的人与事。
最傻的人是,连自己都过得一般般时,还同情心泛滥,想着去拯救别人。别人喜欢在泥潭里,就让其呆着。不要滥用自己的善良,不要滥用自己的同情心。有时候自私,是拉回自己的专注力。宁愿孤单着,也不要同情心泛滥,去关注那些烂人烂事。
每个人有自己的命,你可以自由做自己,只要能承担责任和后果即可。
多少人,只享受了自由,却对结果和后果不满意。
讨厌一种善良,自己家里人过得拮据,却对别人慷慨大方,最后所有人都比你过得好。
还有一个错误的认知,需要纠正。
理性对待一些人。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改变不了的人身上,应该寄托在自己身上。你要尽快成长,尽快经济独立,飞向更美好的远方。
昨天写过一句话,有时候向内求,有时候向外求。
向内求是,把自己当作改变命运的救世主,自己有日复一日干一件事。而不是渴望有大哥大姐带自己发财,带自己一夜暴富。如果有救世主,首先那个救世主一定是自己。是自己努力了,才有可能被外面看到。
向外求是,向真正优秀有结果的人学习。可以选一些真正的好圈子,进去学习,也是非常必要的。
向内,向外,都需要。
发现还有一个重要的修行,一个人达到一定财富高度后,有的会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做拉人头的游戏,有的可能是入股,有的可能是投资什么等等。
多少人翻车的。
人要懂得珍惜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影响力,懂得什么该号召,什么不该号召。因为有些投资,迟早会反噬。涉及到金钱的事,慎重再慎重。
活明白的人,懂得过好自己的日子,不插手别人的因果。因为不想成为别人的期待与托付。
最美好的自由是什么,没有期待。
智慧的人,能看到自己的局限性。未来不可预测,谁能预测到疫情?
既然如此,有些项目,不关注,不产生现金流,不想知道。不能看到别人挣钱了,就着急。认清自己的优势,不盲目跟进。
理性崇拜任何人,多少人被自己的偶像带进坑里。
很多人值得你学习,但是不是值得你一辈子学习呢?
人会变的。
最近复盘,发现自己有一个很懒惰的点。
比如节假日,很享受那种有足够时间看完一本书的感觉,但是看完,还想接着看第二本,竟然没想着把这本书的笔记整理出来,然后写一篇文章。
这样的看书,我对自己并不满意。
看一本书,整理笔记,然后写文章的计划,得安排起来。
如果再打造一个标签,我希望是阅读量达到自己的标准。
只看不写,太虚幻。输入的知识,表达出来,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人生就是祛魅的过程,一一体验,一一放下。
小时候喜欢看影视剧,当时在很多平台,还写了很多影视剧文章,终于看腻了,现在没了念想。
如今喜欢读纸质书,这件事情什么时候看腻了,怯魅了,我才高兴。免得没做到,总是内耗着,总是想着。
人生就是一场游戏,一切都是取悦我们的,而不是掌控我们情绪的。去完成那些一直想做的事情,体验过了,自然就放下了。
最后,自私一点,出门在外,少说话,多赞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