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现公司的岗位知识榨干

文/我家的牛

经历了几年职场,也见证了些公司。发现了一个共性,几乎90%的员工都在嫌弃现有的公司。

“公司变来变去,做的都是杂事,没有一点成长的空间,同事建议找到好路子赶紧走。”

这种声音真的非常普遍,几乎很多公司都有。原因无非就是没有钱途,公司不能给你什么?你想想你再待,你也不能升上去。

貌似挺正确的。于是,很多人真的走了,管你简历花不花,成了跳跳族,没有一份工作干超过2年。

尤其年轻人,最看重就是“我能学到什么?”。但反过来想想决定你能学到什么的,真的是因为公司的原因吗?真的是工作机械重复导致的吗?真的是因为你做的是杂事?

我过去也这样认为。但后来随着我认知的提高,我发现并不是这样,问题还真是出在了自己身上,我不知道如何去提高。我在公司能学到什么?我看不到,犹如冰川我看不到水下面的冰。

有一天我慢慢开窍了,我不断用黄金思维圈去想 why?为什么?我的好奇从此打开。我开始找到了些方法,怎么把现公司的岗位知识榨干,也因此升职被认可。

三个关键词:

1、why

你习以为常的背后隐藏着宝贝和方法论。不断问为什么?不断找答案!

公司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组织架构要那么调整?公司的销售部,每次重要活动「春节档活动、国庆档活动 …」都会组织大家开动员会,而且必须想口号拍照或者拉条幅,发到群里。这有什么意义?一定非做不可吗?

当然后面看书慢慢找到了答案,“制造仪式感”。真的往深里研究,为什么要仪式感,什么时候需要去制造仪式感?都有大学问。

否则我理解不了一个缺钱的公司,老板硬是要拉着全公司的人去另外一个城市举办年会,又是住宾馆又是请演艺机构又是包车……各种费用。

我在想这笔钱可以不花,省着多好啊,过去每年都是在本地小范围搞搞,为什么今年要做这样的决定?

是老板疯了,还是我没有跟老板同频,我看不到他看到的风景,没有他的视野。所以我混的比他差。好奇的背后都是学问。

2、模仿或迁移

向高人模仿学习。

领导每次电话会在最后都会让每个人发言,听听大家意见,我可以模仿过来,以后我开会的时候也增加这个环节。

领导分配完任务会让下属复述一遍,目的是确保你的理解是无误的,我可以迁移过来,管理自己的团队。

公司要我们交年度总结/部门计划/跨部门对接流程,给我们发了一个个模板,我就在想,这个模板我是不是可以保存下来,以后去其它公司也可以用。甚至我可以用来做自我的管理的工具。

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发现我的工作全是宝,我过去怎么看不到?我脑袋嗡的一下开窍了,慢慢找到了感觉。

3、框架

这个点子我想到的时候,也很激动。

把你做的工作,细分为无数场景,慢慢梳理出来,成为我的一整套作业框架,以后把它复制到未来的公司。

用A企业的先进方法赋能给B企业。

于是我分解出来了这些(我的工作是培训管理岗)

部分截图

每一个场景,我都整理成表格模板和框架,现有的我就收集整理好,这些基本是共性问题,方法适用于不同公司的类似场景。以后我去另外一家公司铁定用的上。

这个方法也是我看到一遍文章突然有了灵感。文章的内容大致是:一个朋友从国外回来后进了IBM,做了几年,整理了一套战略分析、体验优化的框架之后,跳槽到了某大企业,负责某个部门的体验优化。

他一个人带着一支小团队,没日没夜地忙了一年,然后就离职了。这一年里他做了什么呢?把在IBM总结出的一套框架,放到新公司的环境下,去实践、尝试,验证了自己的方法论,走人。

所以,抱怨工作学不到东西,可能是你错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唐僧和徒弟们历尽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在西天获取真经。真经是唐僧带头取回来,真经所有权理所当然属于唐僧,和徒弟们没有多...
    秋AldrichB果阅读 905评论 1 4
  • 一、电脑桌前受到的折磨 “唉,股价太高了,又来晚了,好票都被别人买走了!”这个想法无数次出现在脑海。好不容易自己看...
    zouqi511阅读 524评论 4 0
  • Hanoso诗说: 诗歌创作使我得到永生让我能够享受孩子般的无穷无尽的快乐诗歌就像流水一样填满又抽干我这脆薄的皮囊...
    Hanoso阅读 157评论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