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什么?写了它!!!

小幸甫,此刻是2017年9月21日中午13:10分,你离登机还有30分钟,去面对另一次挑战,而且还有文章要在今天完成,所以为什么不一起来做呢?那就来次书写挑战吧,不知写出来的挑战是否还是挑战,就像我们永远没办法知道自己认知之外的真实世界、他人的认知等, 描述这种现象的寓言小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个农夫每天辛苦耕作,有一天看着自己手里在劳作的铁锄头就在想,等我有了很多钱之后,一定要换一把金字做的锄头挖地。所以为了让自己免于只是陷入这样的认知局限,我打算边写作,边梳理自己的挑战,看看自己半小时能够创造出什么东西。此刻我预估写完之后,可能这次挑战应该就不是那种我恐惧的挑战了吧,也许已经换了个看待这座即将挑战的山峰的视角,也许会是另一个全新的视角,也许又什么也没变化,而我所希望的是由此刻恐惧挑战的仰视先变成正视机遇的平视,再到有了高阶认知之后的俯视吧。

此刻在写的时候,我能感觉内心的恐惧慢慢被平静取代,这是我迷恋的感觉,就像在睡前的阅读,让我的大脑、身体慢下来,归于平静,而我也在努力享受这个过程。

下面没多少时间进行Why的描述了,进入正题,说What。

这次我要面对的挑战,是参加一次全国的关于创新课堂的教学活动,地点东莞,活动名称是“HOPE全国卓越教师大会”,为期三天。在活动中我要做的有两件事,一是结合微课、分层教学上一节公开课,二是做一次教学体验工作坊。下图是这三天中我要完成事项的安排,还好在写文章之前已经在家中的软白板上做过一次大概的梳理,所以在写的时候相对比之前思路更加清晰一些,图片展示给大家:

大会日程事务简排


为什么要用思维导图,在之前的文章《君子善假于物也》中有所提及,能够很好的满足我们的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这里不展开多说,如果读者强烈要求,可以考虑专门写一个小课题帮大家加深理解。下面是对于具体事项的梳理。

今天晚上(9月21日)19:40我要提前进到道明外国语学校703班,和明天要上公开课的老师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有40分钟相互认识的时间。我计划在这段时间里,和孩子们相互熟悉,我的预设活动提纲是:个人信息、春城、旅游、特产、中秋、小礼物,认识学生、了解信息(分组、组长)、数学学习状况、课堂激励说明等。

在22日早上9:30,在会场集中说课之后,进到班级进行公开课的展示,展示结束后,有30分钟的评课议课的交流时间。说课内容3分钟,其实还是比较简短的,关于说课内容,组委会有固定的模板,再根据自己的思考做一次综述。我将从课题、课堂目标(三级目标)、教学设计(精讲勤练快反馈)、亮点进行说明。进班之后,准备公开课内容,检查课件、学生分组情况、学案,发放相关资料后,开始上课。上课之前说明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及激励机制:回答一个问题小组加5分,完成组内批阅、自查自改又快又好的小组奖励15分,每个小组的6号同学进行A类基础强化的展示,答案正确、运算过程表述清楚各5分。接下来就是自主展示环节,B类巩固提升和C类思维拔高,鼓励中等生和尖子生解决问题并自主展示,答案正确且表述清楚,B类题奖励10分,c类题15分。对于课堂环节的设置,有视频导学、强化练习、分层达标和课堂小结,各个教学环节将和激励机制相融合。

视频导学中,以有理数除法法则复习开始,思考有理数乘除混合怎么计算,播放视频,对思考中出现的两个计算例题板书解题过程,强化学生动手意识和实际运算过程。强化练习中,让学生充分动手,通过巡批发现学生在法则运用时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又快又好完成巩固练习的同学进行组内批阅,自查自改,培养尖子生组织能力和帮助他人的意识,对于巡阅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教师强调说明即可。分层达标中,有10分钟时间让学生做题,全部学生需完成A类基础强化,中等生根据自己的达标情况完成B类巩固提升,尖子生完成C类思维提升,然后有5分钟内小组成员对A类题型自查自改,并进行小组展示,由每组5号或者6号的同学完成,预计用时15分钟。接着鼓励已经完成B类练习的同学上台进行展示,为小组加分,对于C类题,预设是让尖子生进行分析即可,在课后完成并于下节课进行展示!备课流程奉上,以供参考:

公开课思维导图设计


好的,思想实验完毕,以我目前的认知水平,比较认可的一个价值观(嘿嘿,其实是在飞机上又重温一遍时才发现的,看来以后要多温习啊),是由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所说的“任何事物都需要两次创造,一次设计,一次实践”,而人至“践”才无敌,很庆幸自己处在这么好的时代,能遇到这么多的机会,去实践自己的关于教育和情怀的想象!写了这么久相信你已经识破了,半小时之内我是不可能写出这么多东西的,哈哈!

好吧,当你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坐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已经一个小时了,手速再快也没赶上登机的催促,但好在飞越了一千多公里并没有扰乱自己的思绪,只是感觉更加匆忙了,时间更加紧迫,因为此刻离19:40只有两个小时,而我们还要从深圳宝安机场开车到东莞,不免有点更加紧张了,我觉得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怎么办?不管了,就按照日程先写下去吧。

评课议课环节,先自述对本节课的预期和实际效果之间的差异,可以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环节的落实情况、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综述。

正在写的路途上,突然接到海鹏电话,21日晚得加个媒体专访环节,有点慌,但还好上周也接受了于丽芳师妹的专访,也算是提前预练过一遍,把上次两个小时的内容精简为半小时也不是难事,心安事成。

公开课上了很多节,以至于没有过多紧张的感觉,让自己有点不安的是,从来没有尝试过的“教学体验工作坊”,虽然之前和海鹏、成斌合作时看他们做过,但还是有第一次尝试时的丝丝恐慌,但我想这应该是好事吧,保持适度的紧张感,把自己的价值传递出去,这是我追求的,也是我迷恋的感觉!对于工作坊一开始是比较模糊的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其实是拖延症),终于才提交工作坊设计方案,而第二天就收到了金政国老师的指导回信,惊叹于金老师的效率和能力,得到了指点,思路立即清晰,开始对工作坊环节进行梳理,好像对于工作坊的环节和内容融合,还差很多没有进行细致的思考过,那一会回酒店得赶紧把这件事搞定。

甫老师鸡汤时间:这就是写作的价值,让我们内心中那些本来模糊的世界变得渐渐清晰,而专业化也就是化繁为简,看透本质的过程!(参看甫老师9月14日文章《君子善假于物也》,嘿嘿嘿,软广植入)

此刻还在去酒店的巴士上,对于工作坊做个简单的梳理,环节设置:活动综述、小组讨论教学设计、小组展示内容和补充发言、案例分析、思考实践与分享。

活动综述,这里就把公开展示综述和工作坊综述一起说了,那就是对本节课的课题、底层逻辑、设计理念、教学环节、个人愿景等进行简述,此环节只有一个目标:突出主题和吸引注意力!自查思路还不是很清晰,内容与环节的融合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这里的不确定因素是指,此刻我还没有想到一个词来形容环节和内容的关系),看来得打乱思考重新整合了!哈哈,而这就能体现出写作的强大力量,空泛的任务变的具体和细化了,OK,GTD(get things done),这是和刘润老师学的,也接触过不同老师对它不同的解读版本!环节与内容,环节与内容,环节与内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小组讨论教学设计,4个老师组成一个小组,在播放完视频之后,引导各小组对本节课进行教学设计,其中要包含:课堂目标、教学环节、内容设计。为了让大家体验差异,工作坊会设置对比组,一部分的老师按自己的理解,进行分层目标环节设计(这个过程我会选择,那些前一天没听过我公开课的老师作为参照组),其他的老师小组会发放关于分层教学的脚手架,以引导大家按照预设的框架进行设计(设置为对比组),工作坊的目的是,让大家感受分层教学的时效性,通过观察是能够信手拈来的,也让大家认识到分层教学能带来的长期效益。


好了,分隔线以上,是我们刚刚到酒店报道之前,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所做的梳理,而此刻是9月28日8:30,距离写这篇文章刚刚好一周,而上周的这个时间点,我正在和孩子们在教师进行互动,我介绍了自己,发放了我从云南带去的鲜花饼。但是东莞的气候实在是闷热,我记得自己是一身大汗的和同学们在进行交流,而且由于长期未进食,大脑已经有点低血糖了,所以我觉得那一刻的表现并不佳,但至少还是坚持下来了。

回到酒店和别人蹭了一桌饭,又回房间洗漱,熬夜准备第二天的公开综述环节。到这里我觉得流水账也应该记得差不多了,一整天最重要的事情是,我把自己这次面对的挑战在脑海中进行了预演,在完成后书写挑战后,真是一种无比畅快的感觉,而我又多了一种迷恋的感觉,这些感觉会在我下一次遇到更大挑战的时候,强化自己的行为,以至于能够形成习惯和神经元强连接。成长,无非是驯化自己生物功能的过程而已!

这一周,我并没有马上把大会中的一些信息,发布到自己的朋友圈或者用简书做相关方面思考的记录,一来是因为自己回校之后,常规事物的繁忙和琐碎,让自己没能够很好的梳理自己的思考过程;二来是大会办的实在是成功,我的直觉、情绪、理智全部都被调动起来,这几天我仿佛置身天堂,而且真的有感动到,感谢洋葱数学团队的精心策划。

为什么不趁热打铁赶紧分享思考呢?我是这样想的,一是自己在有情绪时候,所写的东西可能需要一定情景的支撑,事后来看不见得理智和具有实际指导意义,而这是我想要在这辈子所做的事业,可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只有自己真正冷静下来之后,所沉淀的东西才值得和大家分享,也才更加有价值;二是自己回到学校之后,得赶紧把一些干货实践起来才是最重要的,而且让这些知识在大脑中发酵一段时间,必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这几天我从来没停止过对“课程体系”的思考。

真的不舍得把想法写下来,因为一旦落字,我的思维也就固定了,我得让这些想法飞一会,也要让潜意识检验一下是否认同自己所做的事情,一旦确定无疑,那我必将义无反顾,因为做选择的选择往往是解答题,而作解答题是需要时间思考的。

好的,书写挑战,自己通过实践又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非常的美好,也希望这篇文章也是送给下一次挑战的礼物,所以,和我一起,怕什么?写了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631评论 25 709
  • 刘老太太跟着秀莲赶到的时候,三闺女和大儿媳妇已由原来的唇枪舌战演变成了肢体上的纠缠。三闺女恨得眼里冒火,大儿媳妇也...
    陶之夭夭1阅读 4,834评论 0 1
  • Blue编辑 唐朝期间,围绕着杨贵妃与唐玄宗之间的缠绵情史,以及随后爆发的“安史之乱”,而杨贵妃最后在马嵬坡...
    4551ff0ad16f阅读 3,749评论 0 0
  • 当我打开网络,看着3G变成4G,我就知道,我离开了新疆。来过一次的地方,看过的风景,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来了。我想念...
    朝芸阅读 1,46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