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行·记——第十天(1)

        2017年8月9日

        今天的行程是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一日游。

        早餐后我们来到拉萨火车站,天下起了雨,我们原本准备的雨衣雨伞第一次派上了用场。老天还是挺照顾我们的,一直都是好天气,才让我们充分感受了这里的蓝天,白云和阳光。进站时我们接受了严格的安检,真的可以用严格来形容,在西藏,这样的经历不止在这里。进入广场,参观布宫,寺庙,车站……不准携带,不准拍照都执行得很严格。街道,车站,景区,到处都能看到武警、巡警的身影。真正让你感受到西藏在深入贯彻“治国先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我们随身带的打火机,氧气罐,喷雾式防晒都被扣留了。不只是行李,每个人还要进行全方位的身体扫描式安检。

        进站后看到了很特别的藏式风格列车——唐竺古道号。进入到车厢内更是让你眼前一亮,从外到里,从天花板到地板,都具有浓厚的藏族民族风,真的很漂亮!乘务员无论男女都如同飞机上的司乘人员一样装扮,而且态度热情,服务周到,体现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图片发自简书App

漂亮的外观

图片发自简书App

民族风的内饰

图片发自简书App

空姐一样的列车员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火车上,你可以近距离接触和观察藏族同胞。我们还把自带的小零食拿出来给藏族小朋友,她们会用汉语说谢谢。车厢里一直播放着藏族歌曲,好多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一路欢笑一路歌,真是一趟快乐的旅行!我们不敢正面给藏民拍照,怕引起误会和麻烦,只能偷拍几张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趟列车才开通不就,改变了拉萨西南部地区只有公路交通的历史。所以它既是一趟拉萨通往西南的旅游专列,也是藏民们“迁徙”的重要通道,所以火车上能看见各种各样年龄和服饰的藏族同胞,这也是我们这几天最近距离的接触西藏百姓的机会,也可以说是另一道“风景”吧。说实在的,他们的生活水准还是比较差点的。人们都说这里民风彪悍,但其实他们也很朴实,而且虽说解放农奴好多年了,你依然能感觉到他们身上那种毕恭毕敬和感恩戴德。我们在火车站候车室就遇到一位老阿妈带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孩子一直哭闹,我们将随身带的酸奶、牛肉干等零食送给孩子吃,老阿妈会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说“谢谢”。返程时,我们对面坐着的藏民是一大家子,有老人,有小孩。也许是职业的习惯,让我特别关注那些孩子。他们一个个脏兮兮的,也许是跟着大人走了好远的路没有来得及洗漱吧,但是却透着一种可爱,我给他们暗地里取名叫“小煤球”。四个“小煤球”一路上挤在一起玩着我们不了解的游戏和叽里咕噜地聊天,但是笑声是能懂得的,看得出他们很开心,很快乐!

图片发自简书App

火车上这些藏民们的行李都比较多,一般是用编织袋装的,好像搬家一样。下了车以后,那一大家子人相扶相搀、拖家带口的涌向出站口,特别是那位妈妈,用一条废旧的哈达将两个大编织袋背在肩上,腰弯成了90度低头行走着,还不时关照小姑娘拉好奶奶的手。老奶奶一手拉着一个小孩,还有一个小男孩背着两个双肩包,爸爸一手拎一个大包,还不时放下来从后面帮妻子扶一下快要掉下来的编织袋。很多旅客纷纷给他们让出路,一个大学生模样的男孩用手帮着小男孩提着重重的双肩包,以减轻小家伙的承重。我想,大家心里都在为这家人点赞:他们尊老扶幼,吃苦耐劳,互相关爱,相依相伴。无论路途多遥远,条件多艰苦,一家人在一起真好!

吃苦耐劳的母亲!

图片发自简书App

懂事的“小伙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扶老携幼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西藏是世界的屋脊,西藏是离天最近的地方。那里有绵延不断直指苍穹的雪山,有明镜一般倒映着蓝天白云的雍措,有象雄、吐蕃...
    手风琴阅读 7,365评论 1 14
  • 十月,我想去西藏流浪。 去看望布达拉宫墙角的格桑花; 去看望念青唐古拉守护的纳木错; 去翻过海拔五千一百九的那根拉...
    有闲者说阅读 5,282评论 0 0
  • 我是准备去睡觉的 楼上的女生哭的歇斯底里 模糊的听到一句不要我了 我猜 大概是失恋了吧。 后来我听到有女生在走廊上...
    嘉里阅读 1,436评论 0 0
  • 前几日看一群书友聊天,不知怎么的就聊到了初恋这个话题,我默默地冒了个泡,顺口接了一句。 我说,记得那时候小,我分手...
    十月宛丘阅读 4,062评论 1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