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的奇迹》第一章 日常生活中的正念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情形:
情景一,陪孩子学习或者玩,觉得占用了自己的时间。
情景二,一边看抖音,一边看电视,觉得充分利用了娱乐时间。
现在社会节奏太快了,人人都急匆匆的,忙着工作,忙着享乐,连休闲也成了互相攀比的事情,我们已经失去了初心。
当你在刷碗时,你真的把全部心思都放到了刷碗上了吗?你是不是想着赶紧刷完碗,和朋友们去喝茶。
当你在喝茶时,你真的把全部心思放到喝茶上了吗?你是不是想着,节假日去哪里旅游?
当你在吃橘子时,你真的把全部心思放到了吃橘子上了吗?你是不是想着,孩子在学校有没有好好学习?你有没有品尝到每一片橘子的滋味,是不是像西游记的猪八戒一样,吃了饺子,直接吞下去,根本不知道什么味道?
我们是不是经常把时间分成好几块,一部分给工作,一部分给孩子,一部分给家庭,最后一点时间留给自己,是不是经常感觉时间不够用?
如果我们能够用正念去做事,就不会再去分割时间。我们可以把陪孩子的时间,当做自己的时间。为孩子辅导家庭作业时,我们想办法把他的时间看做自己的时间:我和他一起做作业,感受他的存在,并且想办法让自己对我们在那段时间做的事感兴趣。我们和家人在一起,也是如此。结果,不可思议的是,我们就会有无限的时间给自己。
同样,我们洗碗时,人们就应该只是洗碗,也就是说,洗碗时,应该对“正在洗碗”这个事实保持全然的觉知。也就是说我们要接受“我正站在这里洗碗”这个事实。
吃橘子时,也是一样的,我们专注的吃那一瓣已经含在嘴里的橘子,仔细地咀嚼,然后吞下去,接着再掰另一瓣。
同样,当你陪孩子时,你就认真专注的陪孩子;当你工作时,你就认真专注的工作,无论什么做什么事,都专注于当下。
《正念经》“行走时,修行者应当觉知到他正在行走;坐下时,修行者应当觉知到他正在坐下;躺下时,修行者应当正在觉知到他正在躺下......无论身体是何种姿势,修行者都应当对此有所觉知。如此休息,修行者才能关照內身,直入正念,安住其中......”
仅仅对身体保持正念是不够的,我们应当觉知每一次呼吸、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念想与感受,觉知与我们相关的一切。
我们常常看到僧侣或者修行者在深山老林的寺庙里面修行,我们常常觉得日常事务繁杂,无法好好静心修行。其实不是这样的。其实在寺庙里修行最容易,最难的是在世间修行。
王阳明的心学是不是跟正念很像?要盯着你心里的起心动念,始终保持觉知,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学生是一位省部级高官,有一天给他写信说:“老师你教这些东西太牛了,特别好,我觉得真的特别棒,我很喜欢。但我的问题是什么呢?我没时间修炼,我一天到晚得忙着判案。”因为过去省部级高官都要判案。“我要一天到晚忙着判案子,俗务烦杂,我根本没有时间坐下来好好修炼。”
王阳明就给他回封信,说:“我什么时候告诉你,修炼是要找一个时间专门坐下来练的?当你在给一个人断案的时候,那个人想要赢,送你钱,但是你不要,这是不是在修炼你控制贪心的能力?当一个人话说来说去说不清楚,你能够不烦躁,这是不是修炼你的耐心?案情很复杂,而你能够从中找出头绪,一点都不会烦,一点都不会沮丧,是不是修炼你的明辨之心?所以生活中任何一个节点都是你时刻保持修炼的时机。”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可以修行正念。
修行不在念佛法,行立坐卧都是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