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故事002*骡子、马、车/似此星辰同昨日

文l仙派狼王*星辰

原创

【一】《骡子、马、车》

我喜欢听故事,没事的时候围着老人,听他们说一些村里的事情。有人,有事、有物。甚至有时候会听到牲畜的事。

听完了不住口地称赞,“啧啧啧,贼厉害!”

人有各种各样的,性格脾气、做事的方法不一样,牲畜也有脾气,也有自己的“绝活。”

同心村的人,一起说起村里的牲畜,肯定离不开那辆大铁车。

这俩大铁车,除了大宽轮胎,都是铁做的。一般的马,只能拉套,驾辕还真不行。

大家想到的都是黄骡子,大青骡子和一匹黄马。

那匹黄马,不是最高大的,但是,它的腿最粗,脖子上的毛最长。这匹马性格很温顺,有点像西游记里的沙僧,任劳任怨。

老人都说,这匹马非常聪明,教什么,一学就会,犁田耕地从不偷奸耍滑,驾辕什么的就更别说了。

那匹马,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指挥得动。年轻的车把式最喜欢它,像王家的二小子,李家的皮蛋子,都是从这匹马身上练出来的。

老人都说,这匹黄马从来没有挨过鞭子,不是舍不得打,而是没有理由打。而拉套的马就不一定了。

也不是说区别对待呀,就拿驾驭大铁车而言,车斗比三马车长一半,人手充足的情况下,三马车挂上排子,可以装一亩地的玉米,大铁车码上一圈一圈的玉米棒子,可以装两亩地。

一天可以收货八到十亩地,俗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大黄马一天可以拉五趟,当然最后一趟要少很多。

农村的人,很珍惜牲畜的,不会把牲畜往死里用,地很多,活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干完的。

秋天高强度劳作的日子,大车小车毛驴车,三马车都要上,真的没有什么闲人。

养殖场的叔叔伯伯们,对自己照料的牲畜非常的熟悉,尤其是大秋,对牲畜的照料,更加的细心。

和人一样,吃饱吃好才能多干活。牲畜也一样,拉玉米棒子,拉轧青储的玉米秸,很忙很累的。

一个大秋下来,轮番休息,轮番劳作,哪头牲畜是什么样,都明明白白的。最后才确定一匹大黄马,一匹黄骡子,和一匹大青骡子,专门配给大铁车驾辕,装的多呀。就需要有力气的牲畜。

在同心村养殖场里,有一匹大青骡子,膘肥体壮,在牲畜棚子里,有单独的食槽。有这待遇,不光是长得壮,也能干活。

老人说,这畜生野性大,不合群。争食欺负旁边的同伴,不是咬就是踢。最后,专门在边上给它搭了一个食槽,让它单独占一个食槽。

俗话说得好“皇帝还不差饿兵呢。”人这样,牲口也是这样。

这匹大青骡子,的确能吃。别的马呀骡子,有的挑,它不挑。一般情况下,都是精料定量,草料管够,每次天它都吃的得很干净,即便是剩下,也没有多少。

如果它要是能够说话,准是这样说:“我能吃,也能干活呀,骡子咋了,那些马还不见得是个呢!”

未完待续

2022年01月

编辑修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