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情牵两千年!

     七夕最早的渊源应该在春秋战国时期,《诗经•大东》中开始有牛郎织女故事的介绍,诗中写道:“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


       传说楚怀王初置七夕,而真正将七夕视为节日并定为七月初七的是汉代。汉代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描写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故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首古诗是《诗经•大东》的扩展,它用优雅的诗化语言与丰富的艺术想像力,讲述了一个凄美而动人的故事。

       晋人葛洪整理的《西京杂记》首先记述了汉代宫廷七夕节俗情形。汉宫“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请为相连爱。”。又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由此可知,男女好合、乞巧等习俗已开始出现在七夕节俗中。


      晋人周处《风土记》为我们描述了当时民间七夕节俗的生动场景:“七月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七月七日成为欣赏天庭欢会、乞求人间幸福的良宵。 


       其后,《荆楚岁时记》记述了南朝妇女七夕穿针乞巧等习俗:“七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镀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汉魏以后,七夕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经2000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始于汉朝。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
    白丁平民阅读 812评论 16 28
  • 【专题:玉】 农历七月初七,现在大多数人或许只知道是情人节,再多些见识的便是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 但却都忘了,这更...
    南阳雅月阅读 1,287评论 3 6
  • 七|月|初|七“七夕节”“乞巧节”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今...
    为世瑞阅读 876评论 0 1
  • 这是一组日式风格的樱花矢量素材源文件,适合用于海报 BANNER 图片装饰时使用,特别是女性、护肤、美容、化装品相...
    UI设计达人阅读 1,122评论 0 49
  • 1.什么是js? javascript是一门广泛用于浏览器客户端的脚本语言 2.js的常见用途? html 的do...
    张无忌_阅读 20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