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气温在一天之内,直接将我们逼到了夏天。
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春风将妈妈吹到了我家。 热得快,冷得也快。不到一周的时间,气温骤降,我们这里连续一周的阴雨天气。北方城市还迎来了大雪天气。受冷空气的影响,我们收起了已经准备好的夏装,拿出了准备尘封的冬装。
我的假期结束了,妈妈也要回家了。我再三挽留她多待几天,她说春天要播种,家里爸爸一个人在家,实在忙不过来。我喜欢与妈妈在一起,但也不忍心爸爸一个人在家里忙碌。我就依了妈妈,给爸爸和爷爷带了礼物,送妈妈回家。
妈妈来到我家的第三天停水了。我们收到的停水通知区域不准,导致我们没有任何准备。家里连喝的水都没有。我多想陪陪妈妈出去走走,活动活动筋骨。天气非常温暖,稍微走动一会儿就流汗了。家里没有水,我们的生活非常不方便。
我们到餐馆吃饭,看到平时普通的白开水,也觉得无比珍贵。饭前喝了一杯,饭后还恋恋不舍地喝了一杯。我和儿子去超市搬回一箱纯净水备用。
都说“城市套路深,不如回农村”。我倒是不懂得什么套路,我只是觉得农村可以给我们自食其力的安全感,可以依靠自已的劳动去生活,不用过于依附与外物。
尤其是那一年那一个有疫情的春天,隔离期间的感觉最为明显。三天出门一次,物资供给不像平时那么充足。回农村过春节的朋友们,真是无意中享受了“爱”的隔离,享受着理直气壮的长假。每天的生活,有菜有肉,满桌盛宴,馋得我们直流口水。农村的生活让我们羡慕不已。
去年,姐姐回家看望父母之后,感觉对他们的状态很放心。她的公婆退休在家,有退休金,不用干农活。生活过得比较惬意。最近几年两个老人轮番生病,很受折磨。对比我们的父母,常年劳作,自给自足。虽然劳累,但是从脸上的容颜来看,面色红润,是相对健康而快乐的。
以前上学的时候,父母总是教育我们,一定要好好读书,要跳出农门,不要像他们一样,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动。
很多年前,我也觉得回去当农民是没出息的表现。很多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回家种地。农村的很多家庭,都只有老人和小孩在家。当他们老了,还有谁愿意种地、种菜呢?
疫情期间,当我们着急地囤积粮食与蔬菜时,问及父母的情况。他们家里有粮,一点儿都不慌。封闭不封闭,对他们影响不大。家里有粮有油,地里可播种,菜园里的各种蔬菜正在一茬接一茬地生长……
父母自豪地对我们说:“你们一家人都回来,住上一年半载,吃喝不愁”。
现在,我越来越觉得当农民是光荣的。有当农民的父母,我觉得很自豪。他们用自已的双手春种秋收,用自已的劳动改变生活,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还略有盈余,可以满足其他人的部分需求。
如果不用担心孩子的学习环境,如果不用考虑经济的压力,我希望能够回到农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