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另类脸谱: 他在19岁时只身赴美, 开创一项事业惠及后世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七十九):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咸丰四年,鸦片战争的创伤还没有愈合,清廷传统的读书人都还抱着宋明理学、王阳明的心学苦读,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他们大多数固执地将西方的科技文明视为奇技,而那里都是蛮夷之邦。以他们穷乏的想象力,从来没想到地球是如此的浩大,也从未对自然科学有过深入的思考。然而就在这一年,清廷的一位留学青年以优异的成绩从耶鲁大学毕业,成为了第一个拿到该校学士学位的中国人,这个人就是容闳。

因为并非出身于大富大贵之家,容闳的父母大概是因为家境贫寒付不起当时的正常途径,也就是在儒家学堂读书的钱,又或许考虑如果能学会说洋人的话,在那里作个翻译应该会有不错的收入,所以将他送入免费的洋人学堂。不久鸦片战争爆发,容闳辍学回家帮忙干活补贴家用。但当时洋人学校里的郭士利夫人很喜欢这位聪颖的小朋友,她在离开时特地交代传教士布朗,一定要带回几个小孩子回去学习,其中自然就包括容闳。

两年后,布朗返回美国,表示愿意带学生前往读书,容闳勇敢地站了起来,踏上了异国的求学之路,当时年仅19岁。19岁的年纪只身赴美,他们当时乘帆船途径好望角,辗转到达美洲大陆,整整航行了九十八天。在求学期间,容闳表现出惊人的学习天赋,经过中学的学习后,容闳竟然考上名校耶鲁大学。但当时容闳还面临着另一个困难,那就是高昂的学费,因为想要自主选择自己的事业,容闳拒绝了资助,他虽然贫穷,但还是想有朝一日能回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历尽坎坷的容闳终于从耶鲁毕业,他已经不是当年离开时那个懵懂的少年,他开始意识到他的故土是多么的落后和困苦,他想有更多的人能得到和他一样的机会,看看这不一样的世界,最终使清朝也能够走向文明与先进。怀着理想,他毅然踏上回国的路途。之后,在他的努力主持之下,数次前往拜谒曾国藩,并且向李鸿章求助,在晚清两位重臣的推动下,清廷推行了一项创举,那就是派遣幼童到海外留学。

最终,这大概是洋务运动无意中做出的巨大成果,这些留美幼童在未来的晚清历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其中就有家喻户晓的第一条铁路的工程师詹天佑,以及北洋庙堂大佬唐绍仪等一大批杰出人才,为清朝开眼看世界和近代化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益处。而容闳也基本实现了他的理想,那就是开创了清朝的留学生事业惠及后世,并且影响深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八十):眼界决定境界。 同治十一年的盛夏,渐露颓势的大清王朝,庙堂之上弥散着焦躁的气息。在紧...
    拾文客栈阅读 3,933评论 0 1
  • 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大关,达60.84万人,同比增长11.74%,持续保持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
    米素文阅读 5,934评论 0 2
  • 近一百五十年前,满清尚未倒台,睁眼看世界的幼童们从上海出发,成为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 如果我们回到1872年,站...
    新人素阅读 3,089评论 0 3
  • 走过的路长了,遇见的人多了,经历的事杂了……慢慢觉得,遇见一个温暖的人,其实是不容易的。 熙攘的人...
    夕子宁洋阅读 1,352评论 0 0
  • 离散数据 横州分类 累计百分比 其他不能超过前两项二八原则抓住关键少数找到问题症结 鱼骨图 头脑风暴列出原因 使用...
    来去如风的风阅读 1,00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