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爱:在独立与同行间找平衡

一个人生活时,我常觉得自在得像风。不用迁就谁的作息,不必解释自己的小怪癖,想宅家时与孤独为伴,想出发时便独自奔赴远方。这种自由太爽,爽到让人忍不住问:为什么要进入亲密关系?

后来慢慢明白,我对亲密关系的期待,或许早已跳出了“索取”的框架。比起被照顾、被陪伴,更朴素的愿望是对方能照顾好自己。平安顺遂,本身就是对彼此、对生活最实在的交代。我不渴求过度的依赖,也不期待时刻同频,只希望关系里有份自在:你有你的节奏,我有我的空间,不必刻意捆绑,却能在相视时读懂那份“各自安好”的默契。

而我能给的,恰好也是这份默契的镜像。我愿意给对方最大的尊重,像尊重自己的独立一样尊重他的边界。不强迫改变,不随意评判,哪怕想法隔着山海,也会试着站在对方的视角里听一听、看一看。精神上的支持与理解,从来不是空洞的承诺,是他谈论理想时不泼的冷水,是他陷入低谷时递出的倾听,是接纳彼此差异时的那句“我懂”。

有人说,这样的关系太“淡”,不像传统意义上的亲密。可对我而言,成熟的爱本就该是两棵并肩的树:各自扎根土壤,枝叶却在风中轻轻相触。我们是独立的个体,也是默契的伙伴,一个人能活得热烈,两个人也能配合得从容。

或许亲密关系的意义,从不是“必须”,而是“选择”。选择在享受独处的同时,为另一个人留一扇门。门里没有强迫,没有索取,只有一句:你很好,我们在一起时,也很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