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一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

      一卷《红楼梦》,包含了多少封建社会的纸醉金迷,掩藏了多少痴男怨女的深深叹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原应叹息”,这些被作者细心隐藏起来的谶语无一不显示了红楼梦中人悲惨的命运。书中人物众多,但最让人惋惜叹息疼惜的莫过于金陵十二钗。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林黛玉与薛宝钗无疑是大观园中最耀眼的两朵姐妹花。她们性格迥异,一个敏感细心、淡泊真实、自尊自爱、多愁善感,一个圆滑世故、随分从时、装愚守拙、罕言寡语。她们的才情都是举世无双的,命运却并不会因为她们的无双才情而格外垂怜于她们,一个是“质本洁来还洁去”,另一个落得个独守空闺的下场。

      小时候总是喜欢真性情的黛玉多过宝钗,宝钗的处世圆滑、性格温顺,在我看来皆是虚伪之举。长大后有了些不同的感受,虽然仍是不喜她过于圆融的处事方式,却也明白那是她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也承认这样的性格确实更讨人喜欢一些。可是就是这样一种自我保护这样一种讨人喜欢却更是透着一股悲哀与心酸。她不是没有过年少轻狂任性妄为的时候,可是家道中落封建礼教的毒害渐渐让她把那些真性情视为“热毒”并狠狠压抑下来。到最后,“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千金小姐竟顶着他人之名出嫁,还落得个独守空闺,怎能不让人扼腕叹息,她也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啊。

      在人才济济群芳争艳的大观园中,有一个我自始至终都特别喜欢的人物,那就是性情疏阔光风霁月的贾探春。天性好强又天资聪颖的探春,在极力想要摆脱庶出的尴尬处境中可以看出她的决断和与众不同。很多方面她和王熙凤有好多相似之处,都是争强好胜,都是口齿伶俐,都是一百个男人也比不过她。不过,探春不光有能力,也有一颗敢说敢干的心,力挽狂澜于即倒。在众人都沉浸在纸醉金迷中时,只有她保持着绝对的清醒,意识到贾府只不过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可惜仅凭一己之力,又是女儿身,在那个年代,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只能带着一颗破碎的心远嫁。每思及此都为探春深深惋惜,可惜了一朵人见人爱的带刺的玫瑰花,最后也只能带着无限遗憾香消玉殒。

      还有心直口快、开朗豪爽、心怀坦荡的史湘云,老实无能、懦弱怕事、诨名“二木头”的贾迎春,精明能干、圆滑周到的王熙凤,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闻不问、恪守封建立法的李纨,“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的妙玉,“独卧青灯古佛旁”的贾惜春......这些性情各异惊才绝艳的女子无一不成为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真真是万艳同悲。

      红楼梦,注定是一首为天下可怜人谱写的缅歌,他们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态度参与其中。他们没有一个让我感到厌恶,即使是传统意义上的十恶不赦,即使在当时我也怒不可遏。读完之后才发现,笼罩他们的,是整个大清王朝,伤害他们的,是整个封建礼教。

                                                             后记

      为了学校的征文演讲活动草草完成了这篇算不上感悟的读后感,问题多多。首先是读书时缺乏思考,想要下笔写读后感时却发现写不个所以然来,没有自己的见解;其次是词句欠缺积累,知道是那个意思可是笔下表达不出来,想写一些华丽的词藻可是往往会词穷。以后再看书要多多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再就是注重词句的积累,多多练笔,注重写作思路的训练。

---2016.4.12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著名作家张爱玲说过:“人生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作为中国文学史顶端的熠熠明珠,中...
    洛沅芷阅读 1,549评论 15 14
  •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 俗话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男不看红楼,...
    瓜瓜之声阅读 408评论 1 2
  • 他第一次来我家时我不喜欢他 个子不高 脸上有血丝 一想到以后家里多个陌生男人 就觉得不自在 后来的相处中 我对他有...
    黄桃燕麦阅读 165评论 0 0
  • 何为童话?就是心中最美好的夙愿聚集起来成为另一个世界里的真实。童话的特点是:抽象的剧情和逻辑;隐喻着某种价值观。成...
    張小邪阅读 932评论 0 1
  • 幸福的生活就是用干净纯粹的心去创造纯净的东西,纯粹、明净的东西可以打破层层面具,打通人的内心,滋润生活、丰富精神、...
    OKQ琦阅读 685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