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沟里的梦之三十七——我的剪树刀与手锯

              我的剪树刀与手锯

                           

        那套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纪念茶具,我一直收在樟木箱子里。紫砂壶身绘着贺兰山岩画,六只茶杯上各有一匹姿态各异的骏马。我总想着,等孙子结婚时送给他。谁知去年我七十岁生日,他倒先送了我一套煮茶壶。
      茶壶是紫铜的,壶身錾着祥云纹,配着那套纪念茶具,确实相得益彰。孙子说是在网上淘来的,我摩挲着壶身,想起他小时候,总爱蹲在我身边看我修剪果树。那时他还没锄头高,却已经懂得帮我递工具。

                             

      农历八月十三,就是我生日的第二天,我翻遍了整个屋子,找不着我的树刀和手锯。这两样工具跟了我五六年,刀柄上的木纹都被我的手磨得发亮。每晚我都要把它们放在枕边,仿佛这样就能听见果园里的风声。
        给孙子打电话,他支支吾吾地说错拿了,三天后寄回来。我握着电话,想起他小时候,总爱偷偷摸我的工具,说要学我修剪果树。那时他的手还太小,握不住刀柄。

                            三

        快递来的时候,我正在果园里转悠。新工具是电动的,闪着金属的光泽。我试了试,确实轻便,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或许是少了刀柄上那些年深日久的纹路,少了那些与果树肌肤相亲的记忆。
        如今,村里人还是常来找我请教修剪技术。我站在树下,看着他们爬梯架,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时,能在树梢间如履平地。如今他们不让我上树了,说我的眼神和手势就够用了。我望着那些枝桠,仿佛看见时光在上面生长。

                         

      孙子把旧工具收走了,说是要放在他的书房里。我想起张爱玲说的,有些东西,一用就是一辈子。我的剪树刀和手锯,就是这样的一辈子。它们见证了我从壮年到暮年,见证了果园从幼苗到成林,也见证了孙子从蹒跚学步到成家立业。
      有时我会梦见那些工具,梦见它们在月光下闪着微光,梦见它们与果树的私语。醒来时,手里握着的是新工具的塑料手柄,光滑得没有一丝岁月的痕迹。

                           


      春天又来了,果园里的果树花骨朵含苞待放。我习惯每天走上山坡,走进果园。新工具挂在腰间,却总觉得少了份重量。或许少的不是工具的重量,而是那些与工具一同老去的时光。
        孙子偶尔会来看我,也爱蹲在我身边,看我修剪果树。我教他辨认枝条,教他感受树木的呼吸。他仰起头问我:“爷爷,为什么你的手在发抖,剪子却那么稳?”
      我望着远处的山峦,想起余秋雨说的,有些东西,看似放下了,其实早已长在了生命里。我的剪树刀和手锯,或许就是这样,早已长进了我的骨血,长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夜深人静时,我常常想起那套纪念茶具。紫砂壶上的贺兰山岩画,茶杯上的骏马,都在诉说着时光的故事。孙子说,那套茶具他收着,等他结婚时再用。
      我望着窗外的月光,想起李娟笔下的阿勒泰,想起那些与土地相依为命的人们。我的果园,我的工具,我的茶具,都在诉说着一个关于传承的故事。而故事的主角,从我的父亲,到我,到我的孙子,再到他的孩子,一代代延续着,就像那些果树的年轮,一圈圈扩散,却永远围绕着同一个圆心。

                         

      新工具用久了,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故事。塑料手柄上渐渐有了我的掌纹,金属部件上开始有了果园的气息。有时我会想,或许这就是生命的奇妙之处,旧的总要离去,新的总会到来,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更替中守住那份初心。
        就像迟子建说的,有些东西,看似失去了,其实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我的剪树刀和手锯,虽然被孙子收走了,但它们教会我的,关于土地,关于生命,关于传承的一切,早已深深刻在我的生命里,成为我永远放不下的牵挂。

(文︱木易水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