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之春:浅谈东坡与西湖

图片发自简书App

她坐落在东江一隅,送走了张昭远,迎来了苏东坡,历经千年风雨依旧清丽如斯,她柔顺,温婉,从不排斥异乡游子,而是用清凉的湖风细细抚去游人脸上混杂着风尘的汗滴,用恰到好处的月光照亮他们前进的路。

青青明月光,照在湖面上。湖上生波浪,波浪入梦乡。这便是她的风韵。

图片发自简书App

她诞生于东晋时期,最早的湖边只有一座小庙,叫龙兴寺,唐代改名为开元寺。唐中宗年间,位于西山上的泗州塔建成,也就是今天的西湖宝塔。北宋时期,她迎来了最早歌颂她的一批文人墨客,余靖作下“重山复影,影映岩谷,长溪带蟠,湖光相照。”  同一时期的张昭远住在西湖附近的舍人巷内,西湖在当时被命名为郎官湖。

图片发自简书App


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时任知州陈称对西湖进行了治理,修筑了平湖堤,拱北桥,以及点翠洲上的孤屿亭,湖光亭等建筑。并且养鱼灌田,使得乡民收获颇丰,此时的西湖初具雏形,犹如以为天真烂漫的少女,乡民们唤她叫丰湖。

这朵含苞待放的花儿遇上了懂她的人,便悄然盛开,开的那么热烈,那么迷人,最后独占枝头,仿佛用尽前半生所有的气力,只为邂逅那一段短暂又美好的相遇一般。

那人便是大名鼎鼎的苏轼,他携妻带子,从另一个水乡而来。本以为南蛮之地有多荒凉多无趣,却在不经意间遇见她最美的模样。

图片发自简书App

苏轼在这里住了三年,多次流连于她的湖光山色之间,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句。其中在绍圣二年写下的《江月五首》便是以西湖为原型而作,当中更有“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等名句。他还在《赠芸绣》一诗中第一次把丰湖称作西湖。他还出资在西湖边筑桥修堤,于绍圣三年(1096年)六月,堤坝和西新桥修筑完成,后人为纪念他便将堤坝命名为苏堤。

同年,苏轼爱妾王朝云去世,苏轼便将她安葬在惠州西湖大圣塔(泗州塔)旁边的松树林中,并修筑了六和亭纪念她。

从此,她便和苏轼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后人研究东坡生平的一道绕不开的景色。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西湖是美的摇篮,也是梦的故园。 如果要问中国人最想去的地方,西湖大概是其中最受青睐的一处。那里有好多故事,好多传说...
    文泉杰阅读 2,929评论 29 45
  • 意志力决定了我们做事的专注度和效率,也决定了我们抵抗诱惑的能力。人与人之间,智力的差别其实并不太大,真正将人们拉开...
    peter_621f阅读 166评论 0 0
  • 秋风起落叶, 落叶荡秋风。 一夜秋风至, 遍山落叶黄。
    流泪的洋葱头阅读 249评论 0 7
  • 上辈子,我一定是拯救了银河系。而且,至少是两次。 婚后无数次,脑袋里都会浮现上面第一句话。这就又不得不回忆从前:记...
    幸运的anna一切棒棒的阅读 188评论 0 0
  • iOS program design & system consultation if you have any ...
    溺水的海龟阅读 1,25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