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出自《孟子·离娄上》,全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东汉赵岐在《十三经注》对孟子的这段话做了充分的解释:“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这段话的意思是:第一种不孝顺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第二种不孝顺是指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第三种不孝顺是指不娶妻生子,断绝了祖宗的香火。而在这三种情况中,没有后代是最严重的不孝顺。因为中国传统的观念认为,孝顺首先就要给祖宗延续香火,一旦无后,香火中断,这一脉就等于绝户了。

更多精彩请关注(路寻写作创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