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古人有约——卓文君(三十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这是卓文君在《白头吟》里写的诗句,在她的心里,爱情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纯洁,像云间月亮一样光明。一旦对方有二心,她一定选择决然离去。


对感情坚贞,但也容不得背叛,这就是卓文君的爱情观。她和司马相如曲折而又不失美好的爱情故事,已然成为人间佳话。


司马相如离开人世以后,卓文君便终日守着对他的刻骨思念,任自己的身体一天天衰弱凋零。当她再一次弹出那首《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哀怨、缠绵的歌声,不舍和眷恋的琴音,环绕在寂静的树林。


看卓文君的一生,爱情来时,勇敢追求;遭遇变故,理智应对;又逢背叛,为爱释怀。其实,她只是希望得到一个人的真心,终老都不相负。


这也许是世间许多女子的愿望,但唯有像卓文君一样勇敢,智慧,理智的人,最后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美满生活。


一、一曲凤求凰,当垆卖酒情深意长


卓文君出身豪门贵族,家中世代炼铁,早在汉文帝时期,他的父亲卓王孙就是天下巨富。但因为家族以经商为业,没人在朝中做官,卓王孙便一心想和有权的人家结为亲家。


卓文君不仅精通音律诗文,还容貌出众。《西京杂记》中形容她的美:“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


眉色像远山一样柔和,脸庞像芙蓉花一样娇美,皮肤像膏脂一样细滑,这样的女子会嫁给什么样的人家呢?


16岁这年,卓文君出嫁了。


对方李家老爷曾是朝中大官,虽然现在被除去官职,但家族中还有不少人为官。卓王孙就是看中这一点,以为女儿嫁给这样的人家,自己就可以脸上有光彩。然而,卓文君对此心中却很是不安,她不知道这个丈夫是否是她心目中的良人。


嫁过去之后才知道,丈夫身体不好,连照顾自己都困难,更别说给她带来关爱,结婚一年后便抛下她离开人世。


17岁的卓文君,正值人生的大好年华,却没成想已成为寡妇。自己心里追求的美好爱情还未曾到来,却只能每日居住在深院中消磨时光。


也许,人生的转折总是不期而遇,绝处逢生。


卓文君的哥哥得知妹妹过得十分不好,便借口父亲身体不适,让卓文君回家探视,借机救妹妹脱离苦海。


而此时的司马相如,却正经历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司马相如,出生在成都,从小就显露出非凡的才华。长大后出门闯荡,有幸得到梁王的看重,成为贵极一时的有名人物。


后来,赏识他的梁王去世,司马相如落魄江湖,空有一身才华,无处施展。因为没有钱,吃饭都成问题,只能投奔自己在临邛做县令的好友王吉。


到了临邛县,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在一家酒馆偶遇,得知卓文君是蜀中第一才女佳人,司马相如便一往倾心。


接下来的日子,好友王吉高调并热情地照顾着司马相如,一时间,司马相如在临邛成为了高贵的神秘人物。当地各大家族争相邀请他到家中做客,卓王孙怎么会放弃这么好的接近权贵的机会呢。


这一天,司马相如受邀来到卓家,在席上弹奏了一曲《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表达求知己之意,原来他此行是为了卓文君而来。


精通音律的卓文君怎能听不懂琴声中的深意,发现他是酒馆里的故人,便芳心萌动。然而,卓王孙在知晓司马相如其实是落魄潦倒之人,坚决不同意这门婚事。卓文君只好选择与司马相如双双离开,去往他的家乡成都。


17岁丧夫,人生本无希望,一曲凤求凰,私奔定终身。


来到相如家中,卓文君才知道他家里穷困,无以维持生计。身为富家小姐的卓文君何时吃过这样的苦,但是艰难的生活并没有让卓文君掉一滴眼泪,她变卖掉所有首饰,决定回到临邛,开始卖酒为生。


文君当垆卖酒,不卑不亢,司马相如更是与佣人一起在市集中洗碗干活,热火朝天。日子虽然辛苦,但两人互相依靠,共同努力,度过了一段人生最幸福的时光。


最美满的生活,也许不是富甲一方,也不是仕途顺利,而是相濡以沫,不管飞短流长。


二、无奈心意变,理智诗歌捍卫爱情


有才华的人,终究是会发光的。司马相如因为《子虚赋》被汉武帝赏识,后来又写了《上林赋》,汉武帝赞赏有加,让他担任郎官。官场得意,一切看来发展的都非常顺心。


本以为二人的好日子开始了,卓文君日日盼着司马相如锦衣还乡,和她一起过幸福美满的生活。


但是,在丈夫到京城长安以后,卓文君却独守空闺,日日与寂寞冷清为伴,有时甚至会有“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之感。


她渐渐的觉察到,成为皇帝身边红人的司马相如,追求功名的心超过了对她的爱。


久在京城,司马相如和其他男人一样,开始出入各种风月场所。时间久了,对卓文君的感情逐渐淡漠,竟然起了纳妾的念头。


他写了一封十三字的信给卓文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没有“亿”,表示对卓文君已经没有什么回忆了。


聪明的卓文君自然是看得懂,肝肠寸断之下,没有哭,没有闹,只是回复了一首数字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道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本来以为离别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没想到这一去便是五六年。诗中无一字说怨,却句句道出了怨,句句道出了她在家的痴心等候,在家的思念。


为了挽回司马相如的心,卓文君又写了一首《白头吟》,其中“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写尽了她一生的追求,表明自己本来希望与丈夫相知相守,白头到老,无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这两首诗,理智、冷静,让司马相如看到了她诗文的才华,也看到了她的不易和深情。诗歌道尽内心的愁苦,却不怒不骂,让司马相如羞愧难当,终于放弃纳妾的念头。


他面对如此聪慧的卓文君,内心除了惭愧,还十分后悔自己没有好好陪伴妻子,也感激卓文君以这样的方式挽救了他们的爱情。


对卓文君来说,虽然自己用智慧捍卫了爱情,但对女人来说,丈夫的曾经变心,是怎么都抹不去的疤痕,还徒增一缕不安。


对爱情永恒的追求,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想,能不能实现,要看命运,更要看智慧。


三、再起新波澜,谅解后白首不相离


也许有裂痕的爱情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司马相如因不费一兵一卒成功解决蜀地难题,被皇上委以重任,出使西夷。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官途宦达的象征。但是回到成都时,身边却跟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女。


卓文君亲眼目睹这一情景,只是微笑,转身离开。谁也没有看到,其实她在转身的一刹那,泪如泉涌。


司马相如对卓文君解释说:“你我多年夫妻,膝下无子,你不要多想,我带她回来,只是为了延续香火。”


卓文君默默无声,回到房中。第二天,在相如以为她并无异议,准备迎娶新人时,却只看到了卓文君留下的一绢血书。


“然不意百年盟约,忽逢变故”,“中夜无寐,再读《白头吟》。文君实有与君百年之痴想,不意中途分波,竟告纷飞。妾何薄命!呜呼无言,即此与君子别”。


卓文君一夜无眠,本希望与司马相如相守百年,白头偕老,没想到司马相如并没有真正断了纳妾的念头。难道她的真情真心真的敌不过男子想要孩子的愿望,还是敌不过少女的青春美貌。


原本也是才女佳人,如今风光不再,原本也是爱得轰轰烈烈,如今岁月消磨,温情不再。


既然遭遇背叛,绝不隐忍,因为爱一个人无法与人分享。卓文君用自己的鲜血表明了决绝的离开之意,从此,留给司马相如的就只剩无尽的回忆。


然而,世事难料,在朝廷一路高歌前行的司马相如,因为其他官员说他贪污受贿的几个奏章,被汉武帝贬为闲官,去看皇家墓地。但他依然不放弃,听说皇帝喜欢神仙之术,又写了《大人赋》进行劝谏。不想更加惹得皇上不快,皇上好大喜功,听不得被人指点,从此没有再重用他。


没了权利,没了地位,小妾不想跟他一起吃苦,很快就离开了。


此时的司马相如才意识到,曾经那个不嫌弃他落魄没钱,一心嫁与他为妻,肯于他一起卖酒为生,不惧他人闲言碎语的卓文君,才是值得他一生珍惜的女人。


为此,他四处寻找卓文君的下落,想求得原谅。


卓文君依然爱着司马相如,让丫鬟一直关注他的情况。在看到他身体衰弱,却依然不放弃寻找自己时,已然原谅了大半。当听到司马相如在他们曾经夜晚幽会私奔的地方,用沙哑的声音,绝望地再次唱出《凤求凰》时,卓文君放下了以往所有的恩怨,重新回到他身边。


幸得上天眷顾,重新走到一起的二人有了自己的女儿。司马相如虽然又重新得到皇帝的重用,然而他的心已不在官场。他只想守着妻儿,安安静静地过自在的日子。


此后,二人弹琴、读书、品茶,快乐似神仙。


这一年,相如生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一日,他强打精神,为卓文君弹起了《凤求凰》,琴音由开始的激越慢慢变得衰弱,最后,司马相如倒在卓文君的怀里,带着浓浓的不舍幸福地闭上了眼睛。


司马相如走了,留下卓文君一人独自守着思念生活。一年后,凤去凰随,卓文君在相思中也离开了人世。


四、尾声


卓文君,17岁守寡,幸而遇见司马相如,一曲定情。虽中间经历情感波折,但终究与司马相如相守一生,实现了自己“愿得一人心,终老不相负”的情感愿望。


世间女子,都追求至死不渝的爱情,但遭逢变故,很多人都没能和相爱之人走到最后,甚至还和伴侣成为怨偶。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相依相扶,互敬互爱,度过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时光。卓文君更是以她的爱情故事,告诉人们,追求爱情需要勇气,相守爱情需要的却是智慧与包容。人生不易,相爱不易,相守更不易,愿每个人都懂得珍惜身边人,赢得自己的理想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