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县直中学 张艳艳
“密度”作为八年级上册最难的一章几乎让我“头痛欲裂”!望着基训上一大片一大片的三星题目,一遍遍思索究竟该怎样处理?
我的初步想法是把这些题目归类,按类别讲,每一个类别体现一种物理思维。我大致一算,一共四类!一节课讲两类,两节课应该可以完成。然而,经过实践我才发现想法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等体积问题讲了一节,空心问题讲了一节,而且学生普遍反映习题太难了!可是我觉得这些题目都出的特别好呀。照这个速度下去,这一周复习计划就泡汤了!怎么办呢?
考试在即,我反思,是否自己准备的习题真的太难,适合学生吗?适合期末考吗?于是,我把往年的期末考卷做了一遍,发现期末考非常重基础,大部分题目都不难。也许是这几年一直在九年级任教,面对中考这个选拔类的考试给学生准备的都是有一定难度的习题,今年面对八年级,忽略了期末考与中考的区别,一个是选拔类的考试,一个是重基础的检测考!想到这里,我开始改变教学策略,给学生准备了适合学生现状,与期末考难度相当的题目进行练习。然后发现学生压力小了,教学效率也更高了。
这件事不禁让我反思,教学中学情的重要性!学情就好比房子的地基,地基打不好,再好的大厦也会摇摇欲坠。如果教学不能充分了解学情,那就是在用想象教学!想象教学怎么能长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