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遥拜屈原

又到一年端午,虽说现如今几乎随时都可吃上粽子,品种也是日益丰富,可临到端午,家家还是要购些粽子,沿袭那早已融入血脉的习俗,追忆那位以身投江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著名的政治家、诗人,一生经历过一次被疏两次被放。被疏约在楚怀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被放的第一次自顷襄王元年(公元前298年)至三年(公元前296年),放逐地为江南。此江南非彼江南,当时指今湖南北部、中部一带。第二次自顷襄王十三年(公元前286年)至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整整九年,即所谓“湘沅之间九年,行吟泽畔,颜色憔悴”。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楚国都城郢,在4月10日(农历五月初五,距今已2295年)这天,楚国大夫屈原在带着亡国奴的悲哀流亡赴长沙途中,被那条汨罗江永远拦住了去路。也许江水并没有阻挡他,是他自己不愿像丧家之犬一样再这么走下去了,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汨罗江边的百姓纷纷划着各自的船只往屈原投江处,想抢救这位爱国诗人。人们担心江中的鱼虾啃噬屈原,在划船前往营救的同时,纷纷把自己船上的粽子投向江中喂鱼虾,由此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在绝笔《怀沙》中,屈原说:

浩浩沅湘,分流汩兮。修路幽蔽,道远忽兮。

  怀质抱情,独无匹兮。伯乐既没,骥焉程兮。

  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余何所畏惧兮?

  曾伤爰哀,永叹喟兮。世浑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屈原性格刚直,而政治是黑暗和残忍的。“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屈原发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如此黑不是黑,白不是白的政治官场中是难以实现的,有太多的无奈与不甘,明君在哪里,哲王他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渺茫,赤裸的现实一次又一次的将他扇醒,雄心壮志藏于心间却不得施展,对楚国眷恋深情却难以延续,这该是怎样的一种心痛!

在此遥拜屈原,你以一己之躯,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划过一道耀眼的光芒。你是汨罗江的一条鱼,你是祖国心头永远的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