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思录 Day 254:社交的模型思考——价值交换

社交是个综合运用知识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在众多的因素中,我认为最应该考虑的因素就是价值交换。

“价值交换”的概念从“价值”这个概念中引申出来。所谓价值就是用途或积极作用。那么价值交换就很简单了,即互相提供用途和积极作用。

我们和别人交往,需要为别人提供价值,别人才愿意和我们交往。同样我们也希望和我们交往的人可以为我们提供价值。在社交中追求价值交换并非出于功利心,而是维持人与人之间长期关系的正常逻辑。因为每个人的时间和注意力都很有限且宝贵,并且时间和注意力又是排他资源,如果我们把时间和注意力用在和某个人交往这件事情上,必然无法去做其他有价值的事情,这种情况下,我们自然希望我们付出的时间和注意力资源可以换回来我们需要的价值。

好的社交关系必然需要价值交换来维持,最好能够等价交换。不过社交关系中的价值很难准确衡量,因此只要不是长期明显失衡,都可以认为是等价交换。

可以交换的价值也可以有很多种。

(1)情绪价值

情绪价值是一种很重要的价值,也是我们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一起长大的发小,一起读过书的老同学,在我们长大步入社会以后,这些人也都散布在天南海北,我们很难和他们有真正意义上的经济价值或其他价值交换。但是这些朋友十分的重要,他们是我们的精神寄托,是我们青春的回忆,过年过节发个祝福,春节回家一起吃个饭,我们的内心会温暖很多。有这些朋友在,我们的人生不至于那么单调。这已经完成了价值交换。

(2)成长价值

我们成年后,我们有了更多的追求和需求。绝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能够不停成长,很少有人愿意维持现状止步不前。成长也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掌握更多的知识、习得更多的技能、赚更多的钱等等,这里统一用成长代替。于是在成年后的社交中,我们就希望交换更多的成长价值。

我们会去主动认识那些有能力的人,这些人就是能够提供价值的人。我们希望可以和他们一起成长。

我们也会加入各种圈子。而所谓圈子其实就是一个价值交换团体。圈子里的人提供价值,同时也获得价值。大家一起获得更多的价值。

不管哪种方式,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可以提供价值。我们想主动结交有能力的人,那就得让有能力的人看出我们也有能力。我们想融入某个圈子,我们就必须具有给这个圈子提供价值的能力。我们能够给这个圈子提供价值这个圈子才愿意接纳自己,我们也才能获得这个圈子提供的价值。如果不能提供价值,我们基本是经常跟别人打招呼也没有什么意义,甚至会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被打扰。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具有有效的社交,就需要遵循价值交换的原则,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具体的行动包括但不限于:

(1)思考自己有哪些价值可以提供的价值,并主动提供价值;

(2)认真打磨自己的技能,让自己在至少一个领域具有比较专业的技能;

(3)帮助他人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