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模块为“产品接引录"系列之首篇,就聊聊做产品相关的知识或趣事。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产品,作为向社会交付价值的载体,解决用户问题方案。
产品可以是实体的,可以触碰的物体,也可以是虚拟的,也可以的体验式的服务。
01
什么是产品
那产品究竟是什么?最近有一个有意思的概念,产品即解决用户难题的方案。这概括得很朴素,也比较到位。
归根到底,用户用企业输出的产品,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遇到的困难、问题的。
不过很多企业,在做产品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不断地往“产品”上加功能,最后输出的是一个冗余,却没有用户价值的“产品”。
所以,很多企业在迭代产品时,只是围绕自己擅长领域,不断强化功能,利用科技升级,质量改善,而唯独忘了对用户难题的关注。
02
迭代
解决一个老问题,却催生一个新问题。
迭代即优化产品,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得到上,有一位老师
开设一门关于建立月子中心的课程。
其中一课程的内容表明:月子中心的护士,不能化妆上班。
这是为什么呢?似乎没有道理的,不过如果你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时,你会想到,一个刚生产的妇女,情绪方面是比较脆弱的,甚至还有产后抑郁症,如果此时,丈夫因护士漂亮,多看了几眼,很容易激发家庭矛盾。
这就是典型的通过产品解决用户的一个问题时候,很有可能引发出另外一个用户问题。
再有,有一家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吹嘘自己的服务升级,打出“清洁员年轻化”的口号。可以想出来,开发商一定遇到业主抱怨过,搞清洁都是老头老太,效率不高等问题,才打出这么个口号。
一个买房的人,看到这口号,却决定不买开发商的房子。原因很简单,这开发商找这么多的年轻人做保洁,有考虑这帮年轻人的
发展前途吗?再有,搞这么一帮年轻人来做保洁,你觉得业主会觉得安全吗。
你看,在这个高度复杂的时代,产品的优化,真的没有那么简单吧。
03
何为好产品
好产品是对解决用户难题方案的优化和升级
前段时间“上海名媛群”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这帮假名媛用自己的方法,实实在在地消费奢侈品。
虽然被网友嘲讽,甚至有人定义,这是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与消费主义,最成功的一次嘲讽。
可我们从另外的一个角度去探讨,奢侈品在以往时代,不是每个人能够触及到的,那是上层社会的玩物。
而共享经济的到来,解决了收入低阶层使用奢侈品的难题,难道这不是,对以往方案的优化与升级吗。
当然,这这里我们不谈什么道德,通过“共享”,实实在在解决让下层使用奢侈品的难题。
这么来看,共享服务是个好产品无疑。
北京十一学校曾经想研发一个产品,就是老师怎么利用黑板。
咱们都是上过学的人,我们会怎么思考研发这个产品?老师怎么利用黑板。
老师字迹要工整?这是废话,老师字迹当然要工整;在黑板上写多点?可是写多点写少点,也没有绝对,只是偏好问题吧。
想到这,你会感觉研发这个产品的困难吧。可北京十一学校,却把产品研发出来了,咱们看看:
1、检查板书字体是否合适,确保在后排的同学能看到;
2、尽量利用黑板的上半部分,在确保前排同学不挡住后排同学的视线时,再使用下半部分黑板;
3、列出上课计划,将要讨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确保在解答这些问题时,学生依然能看到这些问题;
4、在黑板写字时,背对着学生,不要再讲课;
5、尽量在课前写好板书,以便学生提前对学习内容有大概的了解;
6、学生回答写在黑板上;
7、让学生有机会在黑板上写字;
8、慎用黑板擦,在擦黑板前,强调一遍所写过点的价值。
怎么样?听完这几条,你不仅学会怎么用黑板,甚至领悟怎么做一位好老师。这个科研组拿出的这个产品,有一个非常关键点,心里始终有学生。
而我们在思考的时候,黑板、书写文字、老师、课程、粉笔等、唯独脑子里没有学生。
科研组思考的是,一个老师怎么利用黑板的时候,还能很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的难题。
科研组的八条就是解决方案,这才是一个产品该有的样子。它永远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这要求我们,时刻思考,为谁怎么样解决问题。
04
经营亲人关系
用“产品思维”经营亲人关系
很多中年夫妻,会面临一个重要的难题,夫妻感情淡漠了,如果两个人想挽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会给出一大推建议你去做,但收效甚微,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于这样一件事需要费力去做,往往是一开始方向是错误的。
有一对中年夫妻的做法就值得称赞,每周固定的时间进行一次烛光晚餐,期间把手机关掉,且只谈两个人之间的事情。
这就能解决问题?当然,两个人很清晰这件事的边界,也在向第三方释放一个清晰的信号:我们在经营自己的关系。
有生活经验的人,一听就只要有这么个抓手,两人关系就自然而然逐渐改善。
说到这,有没有发现?一个好的产品,不是空泛的承诺,是有明确边界的。
不管面临用户的难题有多大、多复杂,产品都是用一个小得多、有边界的方案来解决它,这却是行之有效的。
再有怎么表扬和批评孩子,父母要教育好孩子,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事。
但如果想要把这件事做好,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也说,这个事也要有边界。
这里要掌握八个字“随时表扬,定期批评”。表扬可以看到就做,但批评呢?
小学生可以一周一次,中学生可以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一次。要先表扬,再提出问题,再纠正建议,最后达成共识。
这也是个好产品,是有明确的边界的。
05
展览的产品特性
好产品,是一个好展览。
为什么呢?我们展览是什么,是从万事万物洪流中,选取的一个片段,确立清楚边界,再进行体验的塑造。
展览的五个特性:
1、片段选择
2、塑造感受
3、设计流程
4、确立边界
5、赋予意义
选择片段,是给特定的一小部分人去观看的。策展人看世界的方式,是探险家式的,在月球上切一块岩石,带回给地球人看。
策展就是制造世界景观,且景观是临时性的。
塑造感受,进入展览情景的人,不需要调用自己深层理解能力,只凭着感受力和服从力,就能建立与展览场景的连接。感受是多维的,视觉、嗅觉、触感等等。
建立一个场景,让人的情绪在情境中得以激发。
设计流程,一个展览必须设计观展人的路线,然后在每个节点,从时间、空间上,去拨动观展情绪。
确立边界,一个展览不是永久性的景观,而是一个临时的景观。像沙画一样,随时创造、随时抹掉。这更加凸显,其稀缺性,越稀缺越珍贵。
所以,必须是创造了,然后不见了,让世界再次期待它的再现。从这角度来看,不结束的展览,是没有灵魂的。
赋予意义,为用户建立一个有意义的情景,这个意义不是虚空的,而是部分人认同的,可以参与的。
这个意义的本质上,就是行动号召。
基于这五大特征,我们再聊一个更熟悉的案例:春节。
1、片段选择:从365天中,选择出其中的一天;
2、塑造感受,把抽象的变成感知:中国结、大红灯笼、放鞭炮、发红包、吃汤圆、难忘今宵……
3、设计流程,从腊月小年,到三十团年,直到欢度元宵。
4、确立边界,从空间上必须大家回家聚在一起,从时间上这节日必须会消失的。
5、赋予意义:大团圆。
从以上五个特性,形成的方法论,就很容易去拆解一个难题,定义一个好的产品。
所以,今天去探讨什么是产品,及怎么解决难题两个方面:
第一,产品是用户难题的一个解决方案。
第二,要解决,用策展方法论,让用户忽略不重要的事,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确立边界。
关注GZ号“洞明君”与百万爱智求真的小伙伴,一起学习,持续输出,提升认知,探索财富与精神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