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开学十日,开学初的忙碌已经逐渐放慢了节奏,在教师节这个偷闲时光里,终于有机会轻敲键盘,记录下这平常却又不平凡的点点滴滴。
话还要从暑假让儿子少些作业多读书的事说起,从七月二十号开始让他每天阅读一小时,一直坚持到开学。细数四十天的时间,我陪着他读完《山海经》(三册)《爆笑成语漫画》(四册)《父与子全集》《中国寓言故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外星人呱唧呱唧》十三本书,在这段阅读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我目睹了阅读给他带来的改变:从强制计时到不再关注时间;从只会出声读到熟练默读;从一页读两三分钟到一分钟看两三页;从需要督促到无需提醒,尤其是看到语文老师分享的三年级书单时,他兴奋地说:“哇妈妈我已经读完好几本了,我还要继续读!”,我更坚定了今后的教学目标和方向。
于是一开学,我就迫不及待地把“少写作业多读书”的想法提上日程。五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推荐了三本书:《中国民间故事》《欧洲民间故事》《非洲民间故事》。开学的第三天,大部分孩子都已经把书带到学校了,甚至有一小部分已经开始读了,我趁着孩子们的热情,给每个小组的组长发了一本阅读存折用来积分:小组内每读完一个成员,小组可得一分;阅读课上和大家分享一次阅读感受,小组可得一分,组内分享的人越多,积分越多。一个月后,小组和小组间进行图书交换,直到三个月后大家把三本书都读完,积分最多的小组会获得神秘零食大礼包。听到这,孩子们一个个两眼放光,有的立马拿出书来要读,我接着说:“不过读书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不能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偷看,在学校可以选择大课间、自习课、延时课上读,在家要在完成各科家庭作业以后读,如果在不合适的时间看书被发现,小组就要被扣分!”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默默把书收进了书桌。
接下来的两天,我只留少量的常规作业,没有刻意布置读书任务,去教室时也没有人提起阅读的事,我在心里犯起嘀咕,这方法能行吗?终于在周五的下午,我忍不住问:“你们的书开始读了吗”?胡小皎说:我快读完了!”“我也是!”还有几个女生附和。“我已经读完啦!”我把惊讶的目光投向小葛:“你这是坐火箭的速度啊!”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我了解到大概还有三分之一自觉性较差的孩子没有开始,我交代组长要督促他们周末抓紧读,别拖了全组的后腿。
第一个周末过去了,读完第一本书的孩子已经有大半了,大家得到许可,开始自由进行交换阅读第二本书,一周一本书的速度远远超出了我一个月的设想。
由此可见,也许并不是孩子不爱阅读,或是没有充足的时间,或是缺乏优越的条件,又或是缺少阅读的兴趣,但这些对于一个重视阅读的老师来说,都不是问题,没有时间就从作业里节省出时间,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没有兴趣就激发兴趣,只要我们能把阅读变成悦读,相信孩子们会越来越爱读,只要他们愿意拿起书,阅读带给他们的力量就是无穷的。
做个让孩子们“少写作业多读书”的语文老师,把时间还给孩子,让他们在短暂的童年时光里尽情享受与书为伴,以读为乐的幸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