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表现的童真童趣。

        2.引导学生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

教学重点:

          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表现的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同时出示课件)如果你是孙悟空,你想变成什么?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总结。领着孩子说“想象真好玩、想象真有趣、想象真神奇”!

二、教学过程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解决了本课的生字词。这节课呀,我们接着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第一:默读全文,说说文中的“我”是谁?“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第二:用自己的话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

  2.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总结:老师板书“英英”。并总结原来是英英不想在她玩的时候有人喊她吃饭。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英英因为不想吃饭,而变成了一棵树。体现了孩子们的天真幻想,表现了孩子们的童真童趣。

    3.当英英正想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注意读出妈妈的两次语气变化。

    4.请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出示课件)“身上痒痒的”预示着什么?(预示着我的身上正在发生着变化)“冒”是什么意思?(向外伸出)小结: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板画一棵树)。

    5.过渡:“我”变成的这棵树不结苹果、梨,却长满了鸟窝。你见过长满鸟窝的树么?从中你看出英英是个什么样的人?(出示课件)小结:英英是个富于幻想、想象力丰富的人。

    6.那么这些树上的鸟窝有什么特点呢?(各种行状)。是不是只有六种鸟窝呢?(省略号省去了其他形状的)。同学们,请你们展开自己想象,请问还有哪些形状的鸟窝呢?请画出来。

  7.过渡:这些鸟窝里住满了各种小动物,你又看出了英英怎样的品质?英英的心情怎样?小结:从中可以看出英英爱护小动物的品质。英英的心情是开心、快乐、愉悦。

  8.(出示课件)英英除了想变成树,还想干什么?再读全文,和小伙伴们分享交流你认为最有意思的地方。(分小组讨论交流完成)

    9.这样有意思的想象,我们也可以做到。出示课件:假如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成后想干什么?(出示口语交际示例课件)。提示孩子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例:假如我会变,我想变成一种新型药,杀死可恶的新冠病毒,让人类高枕无忧地出行。

    三、总结:想象真好玩!想象真有趣!想象真神奇!希望同学们也能够展开自己的想象,完成一篇想象作文。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