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鱼的歌声

le charmeur de serpent

平凡人的生活如他那般基本上也算是圆满了。亨利卢梭前半生做着普通的职员,后半生歪打正着成为后印象派的画家。从没离开过巴黎,丛林风印象派的画风却让他声名大噪,可谁又能想到,栩栩如生的丛林景象是他通过聆听同事在墨西哥的丛林经历,再加上自己经常去植物园观察,辅佐以想象创造出来的。

看他的画,能写出诗,谱成曲。再读一遍诗,听听曲,脑海中出现的场景便也成了画,还和卢梭的风格相吻合。和一般的自然丛林静谧的特点不同的是,卢梭的丛林多了层神秘和浮想联翩。画中动物的姿态有时俏皮有时怪异,人的出现貌似也是“格格不入”,可正是动物的奇特加上人的突兀,倒平衡了画风,看一眼他的画,看不明白,总想多看几眼琢磨琢磨,还是作顺时针旋转目光360度不放过一个角落的观察就像在大海中听到了美人鱼的歌声,忍不住想要去看看美人鱼的样子。这就是魅力所在了,看一眼,不够,眼光还不由自主离不了,总觉得有个让眼神停留的理由等着被发现。更“可恶”的是,看他的画,总会从心底涌起一股想要模仿的冲动,自负如毕加索也没能抵抗的住这种冲动。卢梭的画,要么喜欢的人就会用各种理由去捍卫这种喜欢,不喜欢它的风格的,就会对他这种稚嫩的表达百般挑刺。

欣赏完他的作品,有个7,8岁左右的小男孩缠着妈妈要买一本关于卢梭画作的解析,还嚷嚷着:我就是喜欢卢梭,这种印象主义风格的画作很让我着迷,不像别的画家画的那样看不懂。(让我反思反思,我是什么时候才知道印象主义风格这个表达的呢)。

And deck the bananas in leaves

Plucked from the Carib trees,

Fibrous and dangling down,

Oozing cantankerous gum

Out of their purple maws,

Darting out of their purple craws

Their musky and tingling tongues.

小孩子喜欢的画作不会是太深奥抽象,反倒有艺术感不完全写实却又趣味无限的偏多,卢梭一些主题的画风恰恰满足这些关键点。没耐性的小孩在他的一些画作前都能定睛几秒还嚷着问问题。卢梭的画对于成人来讲,尤其是喜欢发呆的人而言,特别适合作为发呆的对象来阵神游。

孩童眼神中琢磨不透的东西,以及丛林绿的层层叠叠是卢梭的画作第一眼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他的身上甚至能看到生活“第二春”的一种可能性,没有进行专业的学习,没有大师指导,一开始不被人欣赏又能怎样。他的前半生经历也没有什么成就,也没有去游历周国长见识增阅历,反倒是在40多岁的时候开始随心作画,被毕加索慧眼识珠,并且他的画风还不着痕迹影响几代野兽派作家。生活多么奇妙,我们始终不知道生活为我们准备着什么。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孩童的眼光:画面有稚气,孩童的眼神里却无童真。这大概会是他的画作不会当做是小孩画作的一个原因。

To celebrate the baby

丛林风格:绿的赏心悦目,诡异揉杂人物和动物。

梦境

没行万里路又怎样,照样被世人铭记

沉睡的吉普赛人



记欣赏巴黎奥赛博物馆亨利卢梭展《Le Douanier Rousseau. L'innocence archaïque.》在搜索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信息的时候,发现一篇有趣的博客,比较全面介绍了亨利卢梭的作品,此处mark一下。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亨利卢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有急事,所以就不等到晚上了,赶紧趁现在有空赶紧发一篇。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已经问世77年了,初版1...
    白飛阅读 93评论 2 0
  • 时光无声地走过 渐渐地,我长大了 可你却老了 但有些东西永远不变 从前的你,现在的你 都是那个 给我足够自由的你 ...
    小冷小姐阅读 231评论 0 0
  • 阅读课本:《道德经》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阅读目标:闲时小读,明理辨志 阅读方法:初读 阅读数量:第二十篇 阅读笔记...
    文魁大脑牛小强阅读 226评论 0 0
  •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且二者乎。君子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我突然想到这种情况是不是跟我们,所...
    智囊团阅读 173评论 0 0
  • 突然就是很想打字,但是又没什么想说的,怎么办呢,讲一个故事吧?或者聊一个人?或者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假如你有一个超...
    wojiaocaimeina阅读 20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