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手
孩子们早读时,我看见作业架上,付雅萱带来的小盆栽。让我欢喜的,不仅是千佛手嫩萌的姿态,还有付雅萱写的介绍。孩子在用汉字流畅地表达对这个小生命的关照。
晨诵资源整合
孩子们7:30进教室,开始晨诵。根据上学期晨诵的经验,这学期,我做了一些调整。
每日晨诵内容,提前根据授课内容、时节时令、班级事件,整合一些适时应景、有童趣有意蕴的儿歌、韵文、古诗等。尽量增强课程与孩子们生活的联结,不求完美,但尽量完整,减少孩子们学习与生活,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割裂感。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孩子们走进教室,对我说:“老师,新年好!”第一次晨诵的内容为王安石的《元日》、儿歌《过年了》、《都大一岁了》。既有对春节的回顾,又有对孩子们的期待。
试试非暴力沟通
上课时,坐在第一排的袁贵山在玩文具,不听课。我有点冒火,想起寒假读的《非暴力沟通》,我耐着性子,运用非暴力沟通,如此表达:“袁贵山,我看到你上课时在玩文具,我感觉很生气,因为,我感觉到自己不被尊重,而且担心你因为不听课,掌握不好这些知识。我希望你能下课玩,可以吗?”袁贵山愣了一下,估计以为自己会迎接暴风骤雨,没想到何老师今天如此云淡风轻,反而吓到了。
优秀寒假作业
利用午休时间批改完交上来的语文寒假作业,给认真完成的孩子都发了小奖状。当我读到邸安琪的名字时,其他孩子都很吃惊,我将安琪的寒假作业展示给孩子们看,孩子们都已发给安琪掌声。
中午午写时,上学期几乎不写的安琪,将写得工工整整的午写本交给我,安琪突飞猛进,让我感动,也让我坚信,每个生命都会以她自己的方式和节奏绽放!
双耳旁
《春夏秋冬》中出现的新偏旁,双耳旁。让孩子们翻到124页,在白板上出示例字“降”“都”,让孩子观察这两个字偏旁占的位置有什么不同。接着,在黑板上板书“降”的古体字,让孩子猜在这个字中双耳旁像什么。“像山,高山!”那双耳旁在右边呢?还是那个意思吗?一步一步,告诉孩子们双耳旁在左,一般指高地;在右,一般指一个地方。
《好朋友》《连在一起》
回到家,女儿缠着我和呵爸给她读《好朋友》和《连在一起》,读了一遍又一遍,每次读到“还有爸爸,也连在一起了。”就搂着爸爸和妈妈,脸贴着脸,开心地笑。一遍又一遍……本来哄她睡觉的我,把自己哄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