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些事情上,我们还不如小孩子


主题:在有些事情上,我们还不如小孩子

目标:讨论一下目标感这件事;刻意练习:语音输入法

目标读者:所有人


Hello,大家好,我来了。


今天来聊一个小话题,刚好我看到战友写了一篇文章。大概说的是战友在去打乒乓球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小朋友。


小朋友提出来想要和他们打一打,但他们不太想和小朋友玩,就拒绝了。


然后小朋友就一直在旁边很积极地帮他们捡球,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也是觉得,一直让小朋友在旁边帮着捡球,不太好意思,然后还是决定和他打一打。


但因为小朋友的技术水平还不是很过硬,和他打起来不痛快,没有乐趣,所以战友打了没多久就没有再和这个小朋友打了。


但小朋友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对手,一直在这个满是大人的场子里,寻找机会对打的机会。不怕被拒绝,有机会就上。


战友提到说这个小朋友的勇气非常的难能可贵。


我想了想,或许更准确的说法是目标感。


我们小时候好像也都有过这个阶段,就是为达目的不罢休的那股劲。


举一个可能有一点极端的例子,就像是我们会在街上看到有小朋友在哭闹,比如说想要家长给他买一个玩具,然后家长不肯给他买,然后他就在地上撒泼打滚。


这种事情成年人,肯定是做不出来的。而且,这种时候,作为成年人的家长,很多时候会碍于面子,不想被大家看笑话,于是选择妥协,给孩子买他想买的玩具。


小孩子都更容易盯着目标,为了达到目的,怎么着都好,不会去顾虑那么多(当然我没说在地上撒泼打滚是值得提倡的行为)。


有一年大学暑假,我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发传单。


我观察到这些小朋友都特别的亢奋和积极,总能保持100分的精神去发,对方接不接受传单,好像也不会很在意。


反观我自己发了没两张,就没兴趣了,变成了没有感情的发传单机器。


完全不懂这些小朋友哪里来的精神。直到一上午的工作结束,我们大家都领到了报酬,我的疑惑才解开。


这群小朋友,拿到钱之后,拉着我一起去网吧打游戏开黑去了。难怪他们这么开心。


所以说,他们的目标就是拿到钱去玩游戏,目标很清晰。中间发传单遇到的问题反倒不是问题了。


但我们可能真的越长大越活回去了,我们会有太多的顾虑,我们会好面子,会受不了被他人拒绝,会担心会不会打扰到人家,会忧虑对方会怎么想我等等,然后束缚住自己的手脚。


甚至会因为过分在意这些过程中的障碍,忘记了最开始的目标是什么,本末倒置。


所以,我们或许可以尝试,去找回儿时的自己,去找回一些珍贵的品质。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我们明天再见,拜拜。


字数:862

耗时:语音15分钟,整理50分钟


··················EN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