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指针悄然划过两年,当指尖再次触碰这份解说词,2023年的春天便在记忆中徐徐铺展。那些在解说席上的紧张时刻,那些面对不同领导建议时的忐忑与顿悟,此刻都化作了成长的注脚——有批评如春风化雨,有表扬似星火点亮,更有每一次圆满完成任务后的笃定:原来,我远比自己想象中更有力量。
记得那个忙碌到“脚不沾地”的春日,六一活动的童真笑脸、局级领导考察时的专注神情、两辆大巴车载着外地同仁涌来时的震撼场景,都让我在解说员与“校园导游”的角色间无缝切换。穿梭于楼宇之间的脚步、反复打磨的解说词,让课堂暂时退到了身后,却在另一片“实践课堂”上,收获了更鲜活的成长。
那时的我,曾因忙碌而婉拒了文敏老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邀约。直到孕期居家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完成方案,竟意外斩获二等奖。此刻方然大悟:所谓“跟对人、做对事”,从来不是逃避挑战的借口,而是在看似“额外”的任务里,遇见更广阔的天地——就像那些曾让我“手忙脚乱”的接待任务,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将应变力、表达力与责任心,悄悄织进了我的能力图谱。
如今回望,每一次机会都是命运埋下的“成长彩蛋”。当我们以高标准叩响机遇的大门,用专注与热忱完成每一次亮相,收获的不仅是他人的认可,更是对自我价值的深度确证。那些在解说中锤炼的从容,在活动中积淀的韧性,早已超越了任务本身,成为生命里永不褪色的繁花——原来,所谓“抓住机会”,从来都是用准备与勇气,将每一次“挑战”写成属于自己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