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读 | 腊八节溯源

从一首北魏时期的腊八诗里,去探究腊八节的起源和故事。腊八节赏读《腊节》,腊八节快乐!

诗歌赏读《腊节》2018.1.24

《腊节》北魏 · 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今天是腊八节,今天要赏读的诗也与腊八节有关,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魏收的一首《腊节》。

天气严寒,时近腊八。腊八节当天,上自贵族皇室,下至普通平民,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神仪式,全家聚会欢饮。平素对于神灵的虔诚恭敬之心应该如何表达呢?借此腊八节,来抒发百姓心中的情感。

这是一首描写腊八节的诗。早在秦汉时期,“腊节”就有祭祀。周朝以农历十月为一年最后一个月。汉朝以农历十二月为最后一个月,所以后人将阴历十二月称之为“腊月”。

《礼传》说:“腊节在夏朝时称为嘉平,在殷商时代称为清祀,周朝则叫大腊,汉朝改名为腊。”诗中的“清祀”、“嘉平”都是指腊节。

古代腊节要进行五种祭祀。在这一天,要祭祀门神、户神、井神、灶神、以及宅神。上自皇族贵族,下至普通平民,都要全家聚会宴饮。

在唐朝以前,腊节比元旦(也就是古代的春节)更为隆重,而后来,元旦成为盛大节庆,尤其是在明朝和清朝。

将“腊日”定为每年的“腊月初八”,开始于南北朝时代。南朝梁代有明确记载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于是,腊八这天便成为腊月里重要的一个节日了。后来由于佛教传入中国,腊日在十二月初八,从此慢慢变成风俗。

腊八节为什么要吃腊八粥呢?佛陀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一个国家的王子,因为看到世间生老病死的痛苦,于是,二十九岁时出家修行,经历了雪山修习六年的艰苦修行,每天只煮一点粗谷碎米或者小麦来吃,饿得不成人形,最终认为这种苦行并不是究竟解脱的办法,于是接受了一个牧羊女用杂米和着羊奶熬成的奶粥,恢复了体力,这就是我们后世腊八粥的由来。后来佛陀在菩提树下开悟成佛。

腊八节既是对先祖的虔诚恭敬,感恩怀想也是对牧羊女供养佛陀的纪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是腊八,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初八作为春节的代言词,预示着新的一年即将来临。 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喝腊八粥...
    明月晓如歌阅读 4,251评论 0 1
  • 《论语》有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一同来赏读黄庭坚的《岁寒知松柏》吧~ 《岁寒知松柏》北宋 · 黄庭坚松...
    萃辰天心书院阅读 8,718评论 0 2
  • “山人”是隐士高人的谦称,他们躬耕山野,寄情山水,高卧林泉,志趣高远。冬日山中落雪之后,山人又有怎样的感怀呢?一同...
    萃辰天心书院阅读 3,311评论 0 0
  • 砖头有个三姨妈,七十来岁。我去年第一次见到她时,她给我的感觉是永远睡不醒的那种,精神也很恍惚。她有时不爱搭理人,我...
    麦子飞呀飞阅读 1,352评论 2 0
  • nw```int printf(const char fmt, ...){char printf_buf[1024...
    kirai阅读 8,78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