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2

      读书的意义不在获取信息,而在和比自己水平高的作者对话,提高个人的思考和理解能力,关键的关键,在掌握对方写作(解决问题)时思考的体系架构。

这是今天看到的一句话,我觉得自己要好好思考一下。

这两天在做微课,幻灯片基本做好了,可是还是感觉有问题,有些地方是放前面呢还是放后面,逻辑问题还是没理顺。由此我想到,这个问题好像在我身上一直存在,每次上公开课,做幻灯片总是各种问题。

技术不高是一方面,逻辑,设计也让人头疼。为什么有的人能做好呢?

技术问题可以通过学习改善,可是逻辑问题,这是个大问题。逻辑不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我的思考之路总是那么费劲呢

以后再看文章时,我要关注下书的目录,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编排?编排形式应该可以反应作者的思考体系架构。这将是我的切入口。

另外一点是要坚持写点东西。培根说过,写作使人精确,我的脑子乱,逻辑不顺,估计就是写的不多。写写试试,看看有没有改善。

今天看了去年的部级优课,再反观自己做的课件设计,要想得奖是有难度的。当然,如果只想完成任务,那就无所谓了。我在纠结。

暑假以来,很少跟老妈老爸打电话,想不起来打,我有时会自问自己会不会是冷血?我是不是有问题?也在反思自己为什么不喜欢给自己父母打电话。我不善于跟人交往,如果没有事,我不喜欢主动联系别人,大部分时候喜欢自己一个人待着,看看书,看看电视,发发呆之类。

碰到可以聊的来的,我可以侃侃而谈,一眼看过去就不喜欢的,或是话题不感兴趣的,简直懒得张嘴巴,脑袋不自觉就放空了,觉得这种情况下的自己好无趣,如果还走不掉的话,那种不自在简直无处安放。

所以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为什么我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我现在不喜欢去爸妈家,更喜欢待在自己家里,是为什么?

上初中时,我喜欢和爸爸下棋,一旦输了,老爸就会说我蠢,笨或者诸如此类的字眼。不知道自己偷偷抹了多少次眼泪,从此痛恨这些字眼。结了婚,生了孩子,为了家里的事,他们还是这样说我,人都说,爱之深,恨之切,这话有些道理,可是等我的娃娃长大了,我不会对他说这样的话。

生活不易,这一路跌跌撞撞,他们竭尽所能给我最好,这生养之恩,此生难报。我也愿尽我所能,尽赡养义务,让他们安度晚年。

可是心底里,有些伤疤,忘不掉。而且,很容易被他们触发,他们好像手持着遥控器,轻轻一按,瞬间就能让我火大。

所以在他们面前,我永远是个孩子。的确,那我就慢慢来吧。存在既是合理,目前这个状况,我只能接受。工作之前,我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被他们保护,这种保护可能也有一定的伤害性,工作之后,我在慢慢独立,学着过自己的生活,所以这就有矛盾。其实父母年龄大了,可能不是我需要他们,而是他们更需要我了,这也是一种矛盾。

人生实苦,可不曾经历,又哪会懂得呢!所以,只有慢慢来,慢慢体验,这或许就是活着的意义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7.7.23第21天 谢谢你,亲爱的儿子,下午鞍前马后的为我准备茶水和水果。你真是一个勤快的孩子! ...
    栖居在神恩典的臂弯阅读 1,203评论 0 1
  • 读诗词,读史书,是为了净化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居处于一个商业时代,不要那么急躁。顺境时不狂傲,逆境时不气馁。遭遇人性...
    知青的叶阅读 497评论 0 0
  • 习惯一:积极主动 主动积极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
    影子3623253阅读 645评论 0 0
  • 窗外 一片阳光 树叶 片片凋落 郁郁寡欢 忐忑不安 随风而逝 我还是原来的我 一切岁月依旧美好
    雨夜梅子阅读 272评论 17 29
  • 每天上班都有话说
    小啊潮阅读 23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