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对用户的理解制定设计方案

如何将对用户的理论研究应用到实际产品设计中


1,利用故事情节或场景剧本设想理想的用户交互过程

2,利用场景剧本提取设计需求

3,依次使用这些需求定义产品的基本交互需要

4,在这个框架中不断增加设计细节

叙事是这一过程的粘合剂,是研究数据和潜在产品特性的指南针:用人物模型创造故事,让故事指明用户满意的地方。

设计需求

设计产品行为前,首先定义产品会做什么。也就是说,避免在阐明具体的设计细节并达成一致意见之前就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这容易导致团队产生‘我喜欢’活着‘你喜欢’的主观差异。

如何理解设计需求

比如一个数据分析工具,如果不了解需求,可能会简单的认为输出报告即可。不过若要想像出一些情节,分析实际需求之后会发现决策者可能需要在错失良机或出现问题之前,认识到异常情况的办法。所以静态的平面报告不是满足需求的最好方法,更好的解决方法是数据驱动的异常报告或实时的趋势监控系统。

设计需求的定义过程

1,创建问题和愿景陈述

把商业问题和可用性问题联系起来是推动利益相关者支持设计的关键,也是同时满足用户和商业目标而拟定设计框架的关键。

2,探索和头脑风暴

3,确定人物模型期望

4,构建情景场景

情景场景是关于人及其活动的故事。在开发情景场景时,重点是如何使设计的产品最有效的帮助人物模型实现目标。情景模型建立在人与系统的主要接触点。

情景场景需要解决的问题:

产品的使用背景?

人物模型是否经常被打断?

人物模型要达到目标需要执行的首要活动是什么?

使用当前产品预期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根据人物模型的技能和使用频率,允许的复杂程度有多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