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感悟 - 草稿

      今天上午听了全艺老师的讲座《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激策略》,从具体的案例,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展开。从怎么样看待教育开始。教育是享受,是创造,是生活。而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所体会到的亦是如此。

一、寻找教育的幸福感

  每个孩子都有其特点,特殊学生适当时要和群体剥离,剥离时要征的家长同意。了解孩子从每一个细节开始,哪怕是他的饮食。不是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特殊孩子特殊对待,但是要依托群体,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感。发生在我的身上,我们班的孩子气我时,我哭他们愿意陪着我们哭,我笑他们就会开心。

二、家校合作是双赢

  家庭教育是个体教育,学校教育是群体教育,家校合作就是群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的相结合。首先要有危机意识,家长对于老师的看法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要用自己的行动赢得家长的心。其次是要进行沟通,找好沟通对象,研究其沟通对象的性格特点以及家庭可能给孩子带来的危害等,懂得进退的人才是智慧的人,与家长沟通要迂回,要留有余地,找共同话题等让家长认可。接着也要有平常心,先给家长说优点给予肯定,再把缺点弱化,缺点较多时,选择核心问题即可。我们与父母的心是一致的,让父母感受到我们与他们心意相通的。

三、实践出真知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1.教师引领。每日五问:今天你问候别人了吗?今天你锻炼身体了吗?今天你帮助别人了吗?今天你增长知识了吗?今天你收获美德了吗?  让学生学会走出去,释放内心,学会与人交流。2.家校共育。生活既教育。处理家校矛盾的有效武器:微笑和沉默。用笑像别人打招呼可以传递我们的友好,学会沉默去躲避争执。3.教师需要自我成长。

四、转变观念

孩子都是有无限潜力的,对于后进生更应该多鼓励,赋予她们无穷的自信。

下午听了秦望老师的讲座,班主任的核心是品德教育,立德树人,培养其价值观。要想把班级打造为品牌班级,要建立班级的品牌口号,品牌定位,核心价值,品牌愿景,把这些做到实处就需要我们付诸于行动。而这些行动就依赖于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就是学生。尊重学生,要学生有存在感,还要学生有获得感,获的友谊,获得自信等。当其拥有这些后就会有自豪感,班级就会越来越强大,学生也就会越来越好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1.有强大的愿景

当学生走进班级时,初建班级要有共同的愿景。而共同愿景的建立是学生主动建立的,这些就需要我们班主任的引导,引领孩子主动说出老师想要的内容。这样孩子们能够有责任,有担当 ,班级建设人人有责任。对孩子进行思想引领,决定班级的好坏。抓住榜样,大肆表扬。

2.建设班级需要孩子参与,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真的是班级的主体,班级的任何文化都有学生的参与,学生就会感觉到自己被班级所需要久而久之就会有归属感。建设班级的关键期,第一周第一天一个月。

3.营造一些小感动,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孩子们都是单纯的,我们为孩子制造感动他们会以崇拜的眼神来反观我们。这样老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作为老师我需要做的东西有很多,热爱我自己的职业,热爱我自己的学生,用心去做事情,用心去与学生交流,与孩子一起携手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