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试错的机会,敢于放手让孩子去做

今年的暑假特别长,孩子们都玩疯了,家长也快疯了,一到晚上楼下聚集起来的孩子能让人发狂,孩子们的世界丰富多彩,总少不了叽叽喳喳。

总是能听到家长千叮咛万嘱咐,不要骑车去马路上,说多了孩子嫌弃你烦,说少了就是家长监管不到位。

我也说了很多次,没用,怎么办?下去陪玩,看着她玩,我看你能跑哪里去?

后面发现很多家长怕麻烦就不管了,可是总能听到私家刹车的声音。

于是,有一天我坐在楼下没管她,他自己跑到不知道哪个角落去玩了,结果摔一跤,回来告诉我,我忍住没发脾气,轻轻地说,慢点骑自行车,拐弯的时候慢一点。过了十五分钟,委屈害怕地回来,告诉我,又摔了一大跤,看我脸色不好,马上就道歉,妈妈对不起。

我心里告诉自己,忍住,忍住,我把孩子抱在怀里,轻轻说,你看妈妈平时告诉你在小区骑车不能太快,会摔跤,疼得是自己。对吧?孩子连忙使劲点点头,然后我继续说,摔跤是自己疼,如果你骑自行车撞到别人了,怎么办?孩子说,我得赔偿人家,我说太对了。那如果我们撞得是老奶奶怎么办?孩子说,我们要对人家负责。

我把孩子抱在怀里,骑车不能骑太快,对自己的安全和别人的安全都要负责任。孩子点点头说记住了。

这之后我发现她骑车没有以前那么狂了,到马路边上时就拐回来,我偷偷地监视过几次,她确实记住我说的话了。

孩子的世界很简单,很多时候我们要给孩子时间试错。

来自网络

黄静洁老师的《学习的格局》里讲到,让孩子在错误当中多呆一会儿,敢于给孩子试错的机会,让他们在错误当中明白要承担的责任。

比如孩子不想写作业,那就不要催促她,让她知道第二天面对老师,她该如何解释。

书中说到,不犯错等同于不学习。

我们做家长时,一看到孩子犯错,立马暴跳如雷,坏情绪一步步把孩子击退到不堪的地步。

所谓踢猫效应就好比是家长不能容忍孩子犯错,然后坏情绪影响一系列连锁反应,最后导致孩子在紧张的亲子关系中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特别是学习上找不到根本原因,孩子学习没有方向,家长只能干着急。

《学习的格局》中讲到卡普尔教授研究得到,无效的成功,有效的失败。

有效的失败,就是家长要能容忍孩子出错,才能让孩子从错误失败当中收益。

很多家长看到成绩单,看到成绩,不去分析,直接劈头盖脸一顿骂,骂完下次依然这样。

做家长没有耐心,更多时候家长都不知道孩子错在哪里了?大多数家长说,我不懂,不识字。

这些都没关系,不懂可以去学,你翻过孩子的书吗?帮助孩子梳理知识点,看看哪些是孩子比较模糊薄弱的地方,然后制定计划怎么补回来,多少天后能够达到什么程度?

陪伴孩子熬一熬最难的夜,做一做最难做的题,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懂得并给与支持,引导孩子在错误中发现问题,找到方法解决问题。

办法总是很多,就看每个家长愿不愿意去做,去试一试。

当我们愿意为孩子拿出时间来学习,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给孩子试错的机会,也许适当的放手会让孩子成长的更健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