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夏令营习得之三精进无畏

很多人认为,学佛、出家,都是因为生活中受到了打击,无法面对现实的生活,而消极避世,看破红尘,逃离人生,完全是一种消极、逃避、退缩的表现。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

在寺院夏令营中,让人们感受很强烈的就是法师们为信仰而精进无畏的精神。他们发大愿,守清规,脱尘俗,做经忏,斩断青丝,摆脱名利,清灯古卷,弘法利生,当年玄奘大师,以“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的大无畏精神,践行西行求法的信念,对佛陀的教导,对佛国境界的追求,没有动摇,没有放下。

“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今何故来,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于是旋辔,专念观音,西北而进。是时,四顾茫然,人马俱绝。夜则妖魑举火,灿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如时雨。虽遇如是,心无所惧,但苦水尽,渴不能前。是时,四夜五日无一滴沾喉,口腹干焦,凡将殒绝,不复能进,遂卧沙中默念观音,虽困不舍。——《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学佛之人,更不要妄谈空相,口中说空,什么事都不做,否则,哪里还有玄奘大师九死不悔的天竺求法,哪里还有鉴真和尚的六次东渡!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正所谓“空门不空”,因为要有大担当。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记:

如来从最初发菩提心开始,修布施度,曾经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所抄写的经典累积如须弥山一般高。因为尊重法的缘故,不惜生命,更何况其他一切如王位、宫殿等。

此等精进之势,做何事而不成,哪里有避世随意不为不争之意。世人常谓:佛家避世不争,超脱出世。却少有人知:佛家更讲发心大愿的坚守与坚定,正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是忘我牺牲,责任担当,无惧无畏,精进勇猛!

佛家更讲放下、断舍,放下名闻利养,断离贪嗔痴疑,这是舍却一切名利羁绊,保持纯洁坚定金刚平和之心,不疑,不惑,不迷,不妄,不怨,不辩,锐意前行。以纯粹无杂无尘光明静和之心,行天下难行之事!

因此说,要向佛家学习那种为了理想、为了信仰而勇猛精进无所畏惧的精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1] ,其先颍川人[2] ...
    U一like阅读 949评论 0 1
  • 雪和杰坐的同班火车到达深圳,杰虽然和雪在一个车上,但是不是一个车厢。一路上杰就用手机给雪发信息聊天,雪...
    古怪的精灵阅读 234评论 0 2
  • 在fcc学习的时候,对导航栏中的[\d*]百思不得其解。它在我每提交一个作业时就会增加一次,有时是+3有时是+1,...
    overTheFloor阅读 243评论 0 0
  • 今天是11月的最后一天了,明天就是12月了。下个月我真的要改变自己了。除了找工作,一定要好好学习! 昨天忘记写日记...
    xubk阅读 148评论 0 2
  • ■文/从前慢 前段时间,我微信问宁子姐今年这老天到底要作甚,她说立秋了就好了。我对此总是半信半疑,可不知什么缘故老...
    从前慢者阅读 351评论 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