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煎饼(2)

小时候,我最痛恨的就是睡得正香,听见妈喊“起来推磨了”,磨磨蹭蹭的穿上衣服,揉着眼睛来到院子里,满天繁星。哥他们都推着磨走了,我上前拾起最后面的磨棍,一脚深一脚浅地跟着走,边走边打瞌睡。

我家一般是三个人,推磨最累的是头一棍,要干两份活,那个位置开始都是妈的。磨出来一盆糊子她就端过去,在灶房地上支起铁鏊子烙煎饼。

烙煎饼也是个技术活,先拿沾了油的油絮子擦一遍鏊子,防止糊子放上后不好起,鏊子底下燃起不大不小的火,放一勺糊子上去,用一个薄的竹制长条(我们叫“瓜片子”)顺着一个方向往下刮糊子,要确保留在鏊子上的糊子厚薄均匀,最后刚好回到开始的地方抹平。再拿刮片子从两边把煎饼与鏊子慢慢分离,保证煎饼不裂开。这个过程中煎饼也熟了,把它揭下来即可。这样的煎饼卷上可口的菜,小孩也能吃两个,壮劳力的成年人就吃起来无定数了。所以一般人家隔几天就得做一次。一次烙几十张煎饼下来,烟熏火燎的,眼睛熏得很不舒服。妈说以前谁家新媳妇不会烙煎饼是一定会遭婆家诟病的。

烙煎饼

一般替换妈接过第一根磨棍的是姐姐。第二根磨把上也用绳套了一根棍子,但是从位置上拿这个棍子的是第三人。第二个人手中拿着的的磨棍是套在第三人的棍子上的,所以说实际上等于第二个人拉着第三个人和磨盘在走。最舒服的就是第三个人。

为数不多的几次推磨经历中,我都在最后面。想偷懒容易,但也很容易被前面拉着你的第二棒发现,一旦发现后,只要他一松磨棍,你的磨棍马上掉下来,掉进槽里把糊子弄脏会被老妈训斥,不过这么一闹睡意马上就消失了。

十多年前,先是出现了电磨,再后来就出现了煎饼机。机器加工出来的煎饼,薄薄的长方形,比起手工烙的煎饼更薄吃着也更方便。可以拿粮食换也能用钱买。这么便利,于是理所当然,机器煎饼取代了手工煎饼。

曾经家家都有的石磨,也先后被拆下来扔了。有的垫了路,有更多的被城里人收购走了。

我在城里的不少园林景区都见到过那样的磨盘,错落有致的垫在路上。走在这样刻着历史的磨盘上面,不知道它原先的主人家有什么样的故事,也知道走在上面的人们有多少人了解它的历史和由来。

磨盘铺的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转山东煎饼 山东煎饼源于泰山,非常薄,以五谷杂粮为原料制成,这是平民之食——卷上大葱,蔬菜肉类或山珍海味,可以吃得...
    龚诚安阅读 699评论 1 2
  • 无论你身在何处,离你生你养你的故乡有多遥远,总有一种东西是你忘不了的,它可能从你出生时就围绕着你,以后便一直在你身...
    剑飞先森阅读 841评论 10 5
  • 关于煎饼的那些事儿 作者:莫小邪 1 前两天有个吃货问我:临沂有没有什么好吃的? 我说,有阿,煎饼卷大葱。 今天中...
    背光者_莫邪阅读 2,201评论 13 17
  • 现在去各地景区,总会看到很多农村废弃的磨盘磨扇做为甬道,或做为点缀,供人踏脚,或观赏,年轻人把它做为新奇的...
    清泉明月T_T阅读 1,415评论 3 10
  • 煎饼 冯盾 邳州的人吃煎饼。 玉米、小麦、芋干等在石磨上磨成糊,在鏊子上用竹坯摊成薄薄的圆饼,熟了揭开就成了煎饼。...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阅读 581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