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控制自己到控制别人
我妹这两天的朋友圈写了一段话:
电影院的抓娃娃机旁,一堆小孩子开心地抓着娃娃。一个小孩子仰着汗津津的小脸向爸爸要一块钱硬币。爸爸摇摇头。孩子从口袋里掏了掏,假装把一块钱放进机器,假装操作方向键,按下按钮,从机器里捧出一团空气,欢喜地说:“爸爸!看我抓的娃娃!送给你!”我远远地看着,无比心酸。因为那可怜的娃就是大摩……
我妹和妹夫属于白骨精阶层,白骨精当然不是孙悟空打的那个,而是白领、骨干、精英的意思,呃,其实还不完全是,他们应该叫金骨精。虽然我妹和妹夫在念书的厉害程度上据说略有差异,但他们无疑过着高控制力的人生。高控制力在此等同于高度自律。
抓娃娃这件事该不该这么严,那是个尺度问题。好比我年轻时候特别看不惯超市门口坐摇摇车的孩子,首先就显得非常痴傻,毫无品味;其次声音特别大而噪杂,不利于耳朵;再者很多娃娃为了一坐再坐哭喊不止,这里成了训练大人让步的试验场,我认为惯坏了德行。
等到我万分惊讶地发现木果竟然也喜欢坐摇摇车,内心是崩溃的。但我还是接受了“哪怕是我的娃娃,照样会喜欢不怎么有品的摇摇车”这一事实。我先跟他讲好只坐一盘,他赖皮的时候我静静地在一旁等他,他有一小段时间学会了躺倒在地上,我嬉皮笑脸蹲到他旁边,跟他说:你躺好哦,千万不要起来哈!木果气得一跃而起,噔噔往家走,头也不回,内牛满面。
面对孩子,当妈的心软是常态,当爸的所能起到最好的作用就是充当行为边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人如果号称又当爹又当妈,一定是个深井冰和超级演员。因为他不得不随着事态变化又哭又笑,软硬兼施。
行为边界的作用很奇妙。有它的时候,受了限制自然觉得不爽。可一旦没有了它,只觉得天地之间充斥着任性的我,拳头打向四周像打到棉花上,心里反而憋着一股气,茫茫无依,并不知道应该蹦跶到哪里去。
2 从控制别人到控制自己
木果四年级的时候,曾经觉得我对他太严。
比如要求他行为举止规范,比如教他背单词,比如师从樊荣强老师,训练他用“三点式+三段论”的钻石法则思考和叙述问题。
我之前对他课业要求比较松,后来发现有时间和余力可以进一步努力。为了向他更好地输出,我自己这一年也通过很多试验来折腾自己,进入到一个设定目标——快速完成——保持水准这样的循环状态。偶尔有点小懒惰,也能不追往事,放过自己,目的很现实:追了没用,能突然振作起来,就朝着目标继续走吧。
我跟木果都共同看过一个段子:
孩子因成绩不好, 被妈妈骂笨鸟,孩子不服气的说:世上笨鸟有三种,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妈妈问:那第三种呢?
孩子说:这种最讨厌,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
所以我有时候会跟木果说:你现在已经很多方面都比我强了,我对你非常满意。但是你也有很多明显的做得不好的地方,我把自己当你教练,会骂你不好不对的地方,是为了你更多地提升自己。
我还说:你也看到了,我对自己的要求比对你的要求高,所以这段子对咱俩无效。你还是乖乖听我的好嘞。
木果吃吃笑,好像很懂的样子说:倒也是。
我自己却一直心存警惕,时常提醒自己,千万不要不知不觉变成指挥鸡蛋腾飞的母鸡。
3 从控制自己到找到爱自己的方式
这一年我安排了生活中的几件大事。也陆续播下了一些日后会发芽的种子。一切在向着好的方向变化。我立志要当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我克服了自己由于完美主义而造成的拖延症,原谅自己的懒,尝试把学习多快好省地编织进日常生活。几个新的学习事项在开展中,还会不断地开展下去。直到堆得足够多,再行断舍离。
比如我在简书注册并且利用业余时间写文。我用的方法就是钻石法则。虽然内容显得五花八门:影评、读后感、时评、教育。。。还有鸡汤、断舍离。。。其实核心都是方法论,结构方式都是三段论+三点式。
对外的成效不算太显著:粉丝只有139个,收获喜欢425个,收到打赏1936.19元,前几天只有1800多元,悉数捐给了一个针对西大附中名为青苗的助学计划。不纠结,反正还会再捐的。
对自己的成效是显著的:一般会有七八个题目放在备选库里。发出的72篇文章共计13万字。我训练自己在卧室站着写东西,想更快,更精炼。
参加写手圈半自助的写作训练营,每两天是一个节点。头天出一篇新文,第二天出修改文章。同时对其它人进行点评。
我的收获是进一步克服了完美主义拖延症,在日常工余找时间把写作编织进去,而且尽量快准狠。
我也亲眼目睹天南海北的笔友各自的生活和挣扎,以及他们如何乐观向上。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选材和文风,如组长的温婉绵长,楼兰的大漠传奇、直来直往的杏林春雨,小桃的古灵精怪,竹喧的今古缠绵。。。恕不一一列举,而存在感最强的当属妖精辣妈陈。在此感谢各位对我的提点和帮助,很开心跟他们一起经历这一个月的辛苦。
差不多同时进行的还有新概念英语的打卡活动,每天纠正自己的英语发音。给木果报了原班管理者的另一个课程,更基础一点,尝试让他也把逐天训练编织进自己生活。
写作训练营将要结束之际,龙兄“坚持星球”的演讲训练营打卡开始。今天早起便手忙脚乱学习如何在微信公众号里操作,讲那一小段英文,一小段中文。这一切幸得Christine和Melody的提点,也幸得重庆天团的伙伴们一起努力,形成踊跃的氛围。
我的Toastmasters之旅才刚刚开始,我的师傅全克虽然不像龙兄那样道貌岸然(哈哈!),但他的聪明、才华和格局都让我十分钦佩。更难得的是脾气还特别好,从善如流,没有许多油菜花的臭脾气。他对我的指点,我忙得过来都仔细听,也确有忙不过来而敷衍的时候,也不见他责怪。反而自己会觉得惊悚而羞愧,觉得下次千万不能再这样砸自己牌子了。其实哪有什么牌子,偏偏很多不是偶像的人,偶像包袱才这么重。
嗯,生活、学习、思维方式、时间管理。我会继续努力,用这样的方式好好爱自己。
通过学习控制自己,去引导孩子的自控;
通过引导孩子自控,去学习如何加强自我控制;
通过自我控制,找到爱自己的终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