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杂感》

清·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诗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后世评黄景仁诗多云“愁苦辛酸”,如瞿秋白有诗“吾乡黄仲则,风雪一家寒”。

现实生活不顺,总是幻想成仙成佛,自然是痴人做梦,但前途渺茫,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

风中飞蓬飘尽悲歌之气,一片禅心却只换得薄幸之名。

宋道潜和尚诗有云:“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如此清妙之音被作者如此化用,也是醉了,倒成了牢骚满腹的出气筒。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则道出了古往今来读书人的辛酸,在自嘲的同时,亦寄寓了诗人极大的悲酸。

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怠尽。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自知。

怕什么“诗谶”?不平则鸣,春鸟和秋虫一样也要作声。

诗人处世落落寡合,不合时宜,不识时务,不作歌颂“盛世”的正能量的诗歌,尽是写出和朝廷主旋律不和谐的“不平鸣”!要如“春鸟秋虫自作声。”

愤世嫉俗,自然处处碰壁。

古人有“诗谶”之说,如果写诗提及不吉利之事,往往会在自己身上灵验。

《杂感》是诗人十九岁时的作品,但是却惊人的暗合他三十四年间的遭遇,黄景仁不畏惧“诗谶”,但是却没能逃离“诗谶”,真是可叹可悲!

吟无用之诗,读无用之书,及至百无一用。“读书万卷,犹有今日。”徒自怨自艾,留一脸穷酸。诶!不如不读书。

------END------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

迂夫子读诗词yufuzidsc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经常犯的错误。看到一段文字凭自己的直觉想当然,这叫望文生义。喜欢不顾上下文以及全文意思,从中...
    花颜有情阅读 2,958评论 0 0
  • 陆游诗集(Z1) 杂赋 养疾清溪曲,风林几著霜。细书如助嬾,薄酒不成狂。 老叹朋侪尽,闲知岁月长。柴门偶一出,倚杖...
    汉唐雄风阅读 13,576评论 1 11
  •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是被断章取义了的,原文是清朝黄仲则写的《杂感》: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
    为谁执笔天下阅读 4,330评论 0 1
  • 近日看到曹林老师的《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 》一文,觉得这一段写的十分精彩 : 读书的有用没用,我们似乎常常将它...
    轻轻的梦梦梦阅读 4,536评论 0 0
  • 今天是爸爸的生日。 我这里今天的天气晴朗,阳光正好。早起时本记着今天要给你打电话的,但是因为复习竟差点忘记了,所幸...
    忞梓阅读 1,92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