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起被时间碾碎的勇气,让双脚沾满清香的泥。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无意中听到了《去大理》这首歌,恰逢感情事业双瓶颈,索性辞职去旅行。
我想这也是现代人对旅行最直白的定义。只要生活不如意,背上背包就上路,似乎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了百搭治愈。
歌词唱到,不知道谁在何处等待,不知道后来的后来。沉重道出了迷茫的人们放下手上的一切,人云亦云的投入到泱泱的旅行大军中,想借此缓解压力,释放不满。也揭露了社会中大多数人都隐隐存在的爱情难题 。不知道从何时起,旅行似乎和失恋就成了惺惺相惜。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给正在爱情苦苦煎熬中挣扎的人们一个暂时舒缓的方向。
坐在客栈的藤椅上,看苍山,听洱海,看来来往往的旅客,听形形色色的故事。某一天,客栈老板和我和我讲起了他的故事。他和他的妻子青梅竹马,感情特别好,可是在结婚后却天天吵架,他困惑不已。在一次吵架中,他妻子跑了出去,而这次他没有追出去。没想到竟成了诀别。他不能原谅自己。来到当初他们定情的地方洱海边,准备跟随妻子一起去。可在熙熙攘攘的旅客故事中他想明白了,谁人头顶没灰尘,谁人肩上没齿痕。拍掉头顶的灰尘,带着肩上的齿痕,用坚强对抗生活。好好活着,是对亡妻最好的告慰。于是,他盘下了眼前的客栈,一呆就是八年。
结识的另一位旅客是个网红作家。她和我年龄相当,却过着我可望而不可及的生活。问她如何在写作上能到达一定的高度,她说写写写。没更好的方法。从学生时代她就坚持每日写一篇文章,直到参加工作也从不间断。当然这期间,各种轻蔑和不屑的声音让她困惑,直到她的写作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再回头看那些背后说三道四的人,已看不见。听那些嘲笑她的声音,已听不清。因为,自己早已把他们甩出几万英尺以外。
有一种人就是如此,在困难面前,捡起被时间碾碎的勇气,顶着肩上的齿轮,咬紧牙关,总能甩出去别人几条街。是啊,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有着咬紧牙关的拼命。
我想,这就是旅行的意义。所见,所闻,所感,让自己成长。
一个朋友老和我抱怨说自己很爱旅行,就是没有时间。每次旅行计划刚有苗头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了。我告诉她,想要旅行就要马上出发,只要出发,就能到达。你不出发,就永远也到不了。人生中很多事情都如同旅行一样,万事开头难,当你下定决心迈出第一步时,其实最难的部分都已经完成了。
这段时间朋友圈被这句“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刷爆了。关于要眼前的苟且还是要诗和远方的争论也伯仲难辨。在我看来,二者都不可缺。当对目前的生活不太满意时,当不快乐又不喜欢这里时,可以暂时放下眼前的苟且,因为对诗和远方的憧憬能让你为之努力奋斗。而在远方的诗情画意中也能给你带来灵感和顿悟,让你回归生活的苟且。
旅行不同于旅游,它不是一次简单的出行,也不是一个吃喝玩乐的假期,而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真正的旅行使我们直面自我,了解世界,更认清自我在其中的位置。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自己太渺小,仍需再努力。
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旅行,在旅途中,每个人都风尘仆仆,难免头顶落满灰尘。每个人也都是一个齿轮,在生命的转动中,难免在肩头划下齿痕。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旅行不是遇到困难时的逃避,而是在困难面前捡起被时间碾碎的勇气,让双脚沾满清香的泥。它更不是一场温暖的救赎,而是天时地利人和时对生活最本真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