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题

1.熟读陈寿评论,同意他的哪些观点,不同意哪些观点,理由是什么?

认同点“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扶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这一段写出了诸葛亮在治国上的优点。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这一句却让我不理解,难道他输,就是因为诸葛亮的能力到这儿了吗?我认为诸葛亮输的原因有去北伐路途长,军粮一定会不够。他和魏国两国的实力差距比较大。诸葛亮一直是孤身奋战,手下没有人才。而不是诸葛亮能力的问题。

2、诸葛亮为什么能得到那么高的赞誉?

  我认为是因为他的杰出的军事才能,和很强的治国能力,让天下人都知道了他的存在。然后就是诸葛亮目的不是统一全国,而是帮助百姓。还有就是他的忠诚。在三国时期就有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从这里就能看出他杰出的军事才能。张辅曾说过:诸葛孔明达治知变,殆王佐之才。“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扶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从这里就能看出他很强的治国才能。

自从诸葛亮和刘备出山以后,有人就会问为什么诸葛亮不去跟随曹操,而是刘备。我的回答是;因为刘备和诸葛亮的志向是一样的,不是统治全国,而是帮助天下百姓幸福安康。而曹操的志向本事匡扶汉室,慢慢就变成了统一天下。

自从刘备死后,诸葛亮一直在辅佐刘备的儿子刘禅,在民间就有这么一句话。 扶不起的阿斗。阿斗就是刘禅,这句话证明了刘禅很不成器。而在刘备临死前就说过"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当时就说,如果他的儿子不成器,你就可以自己统领蜀国,而诸葛亮没有这么做,而是尽心尽力辅佐刘禅,可见他对刘备的忠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