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区读书活动之十三——一字立骨法的操作

用一字立骨法解读文本,一般操作步骤是:抓取—确认—分析。

1.抓取

就是找出一字立骨法的“一字”。在教学中,学生找出的“一字”可能不止一个,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说出理由。在这一教学环节结束,进入确认环节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发言作简要概括。

抓取一字的过程,往往不是一步到位的,从不同的角度抓取出来的一字,往往不同。作为教师,在独立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也要经历这个从不同角度抓取一字的过程,要做到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的引导学生,就得下一番苦功夫。

一字即是此法的优越性所在,也是此法的困难点所在。

在教学中,教师自身功力特别重要,有些文本立骨的一字在文中并不明显,就需要透过表面发现文本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所指向的一字,还需要教师善于归纳概括。

于漪老师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抓到一个“找”字。

毛泽东读《琵琶行》,抓取了一个“同”字。——同在天涯。

2.确认

要通过对一字的理解,把握全篇要经过比较,辨析,筛选,最后确认最合适的一字,在个人解读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词法解读文本时,都需要经过“确认”,这样一个步骤。

宁鸿彬老师在引导学生确认一字的过程,非常注重思维方法的传授与训练,他教给学生的筛选方法:排除法、检验法和比较法是经常用到的思维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文本解读的过程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的过程。

3.分析

在抓取、确认支配全文的关键一字后,要对它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分析,就得再一次回到文本,看作者怎样将这一字贯穿全文,通过一次表现主旨。

皇帝的新装围绕着“骗”字展开。

小记:

这个方法几乎可以用在任何题材的文本。

宁老师老师是用在童话,于漪老师毛主席用在诗歌,在小说和散文里肯定都能用上此法。

我们来做一个自我训练。

《老王》可以抓一个什么字?

“愧”字可以吗?这个文本的最后一句话里面就出现这个“愧”字,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的人的愧怍。从刚开始的,“他蹬我坐”,到“据他自己说”,到老王去逝前送鸡蛋香油,而“我”却很惊惧的对待他——通过这些描写都可以感觉到作者对老王的愧疚之情。以我认为可以找这个“愧”字。

《背影》抓什么字?难道也是“愧”字?可是文本里没有这个字,抓不到。那就抓“泪”字?“泪”字倒是从开始到结束都多次出现。可以引导学生想,泪,就是心底有所触动才会流泪,那文本是怎样通过几次流泪串起全文的呢?

《天上的街市》抓什么字?我觉得抓个“想”字。这一切都是幻想出来的,作者想到哪些情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想?

通过“抓取”、“确认”、“分析”,找到“一字”,我觉得这个方法很有趣。随时可以跟学生一起做这个有趣的事。

一字立骨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