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的角落

看完《隐秘的角落》,我第一反应就是打开酷狗听了听《胡萝卜须》,看似不搭嘎的两者,在我心中却有一种莫名的契合。相似的是主人公们都有一个凄惨的童年。

嵩哥的《胡萝卜须》,原型是来自法国作家儒勒·列纳尔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一个黑色童话。(故事大概见下图,来自度娘)

《隐秘的角落》的之所以能大火,除了服化道,演员演技在线,每一帧都可以做壁纸,“全民爬山梗”之外,更是传递出引人深思的价值观。

关于朝阳、严良、普普

朝阳生活在单亲家庭里,从小缺少父爱,泛滥的母爱让他窒息;严良,普普在福利院里长大,严良有个在戒毒所里疯了的老爸,普普有个病危的弟弟欣欣。故事的开始也是为了筹钱给欣欣治病。

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却说,人之初,性本恶。我一直都是更倾向于后者,人是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生的,对于这三个小孩来说,他们的身世是可悲的,也是黑化的源头。

人性本恶,需要后天不断的学习和调教,才能去恶存善。一个孩子如果从认世起,没有父母的关爱,没有亲情的陪伴,没有加以正确的教导,“恶”便在心中生了根。

许嵩曾在V+说过,恶也与年龄无关,小坏蛋长大了以后大概率成为大坏蛋,而不是好蛋或者不好不坏蛋。

关于张东升

这真的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中年婚姻的悲哀。一个少年宫代课老师兼入赘女婿的身份,让中年的他活的很狼狈,岳父母瞧不起,妻子出轨,于是发生了后面种种。

善恶一念间,“我还有机会吗?”是他对善的渴望。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失足便成千古恨。

关于好人与坏人

好人与坏人之间是没有明确的界限的,坏人会有柔软的地方,好人也会有阴暗的一面。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有的只是我们看世界的方式被固定在一个非黑即白惯性思维里。

张东升被三个小孩威胁,却还是帮普普去水产救朝阳;在严良,普普无处可去的时候收留他们。此刻,他是个好人。

三个小孩用录像敲诈张东升三十万,普普跟踪威胁晶晶,朝阳在警察面前掩盖事实真像……此刻的他们是坏人,好坏与年纪无关。

关于童话与现实

笛卡尔心形线的故事贯穿全局。在童话版本里,笛卡尔与美丽的公主突破重重阻力相爱;在现实版本里,公主根本就不爱笛卡尔,笛卡尔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背叛。

结尾处,张东升临死前对朱朝阳说“你可以相信童话”。

故事结局如童话般美好:张东升罪有应得,被警察枪毙;朝阳的生活回归平静;严良被救了,他跟老陈说他长大想当警察;普普被救了,跟欣欣配型成功,欣欣也获救了……

人们总会把美好归于童话,把残酷归于现实。无论朱朝阳信不信童话,我反正是信了,我是一个感性的人,不管结局是否存在另外一个版本,我就相信这是真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