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研读》
420:晋纪(三)

284年春正月己亥日,有两条青龙出现在武库井中。司马炎看到后,面有喜色。百官想要祝贺,尚书、左仆射刘毅表奏说:“当年龙降临夏朝王庭,最后酿成周朝的祸患。《周易》中说:‘潜龙勿用,阳在下也。’查找旧的典籍,从没有祝贺龙的礼仪。”司马炎听从。
当初,陈群认为吏部不能审核选拔天下士人,所以才在各郡国中设置中正,州中设置的大中正,都是让本土之人担任朝廷官职,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入选,按照品评分为九等品级,言行卓著的才能提升,道义上有亏缺的则降职罢黜,吏部凭借此补授百官。这项制度施行时间很久,举荐的中正有的不符合实际,使奸诈虚假的风气漫延。
刘毅上书说:“现在确立中正定九品,高低随意,荣辱在手,这些人操纵君主手中的威势福祚,夺取天朝权威,对公家没有考察校定的负担,对私没有被告发举报的忌讳,各人心态不同,谋求的路子有万千条,使廉洁谦让的风气灭绝,争讼告发的风气大行其道,我私下里为当今圣朝深感羞耻!大概中正制度的设立,对于朝政的损害有八个方面:品级高下确定随势力强弱为转移,是与非的标准,由人的兴盛衰败来决定,同一个人十天内,处境就发生了变化。上品官员没有出身于贫贱之家的,下品官员没有出身于有权势大族的。这是其一;设置中正的目的,本意是要让州里公正的评论都能够归服顺从,以此来安定不同争议,使言论归于统一。现在却重视中正的职权,轻视担任中正的人选,使悖逆的言论在州中放任,在大臣之间结下了憎恶的仇怨。这是其二;本来设置这项制度的规则,之所以要把士人分为九个等级,就是因为人的才德优劣各有不同,资历、辈份也有前有后,现在的做法却使得优劣掉换位置,前与后颠倒。这是其三;陛下奖赏善良,惩罚邪恶,从来都是依法裁决,只有设置中正,把国家重任托付给他们,却没有能控制奖惩的办法。还禁止人们控告中正,这就使中正为所欲为,肆无忌惮,那些受了冤枉的人,有一肚子的怨言和真心话,却无法让陛下听到。这是其四;国家中的士人多得何止上千,他们或者流落于异邦,或者到别的地方谋求衣食。对这些人的相貌都不曾见过,更何况要发挥他们的才能呢!作为中正,对这些人无论是了解还是不了解,都应当评论、衡量他们的表现,不管是官府对他们的赞誉之词,还是败坏他们名声的流言蜚语,都应当全面听取。但如果对这些意见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就会因不了解被蒙蔽,只听别人告诉你的话,就会因为彼此局限陷于片面与狭隘。这是其五;凡是寻求人才的,就是为使用他们来治理百姓的。现在担任官职有卓著成绩的,有的却处于很低的等级,担任官职没有政绩的人,反而获得很高级别,这就压抑了确实有功劳的人,崇尚空虚名声,助长了浮华风气,使得对官员政绩的考核被废除。这是其六;凡是官职都由不同的人担任,其事情不能相同。现在不问其是否适合手头的工作,只是简单地分列为九品,用品级取人,有的不是其才能所擅长的,如果根据其才能来取人,就会受到本品限制,只不过是句空话罢了,官职的品级与人的才德不相吻合。这是其七;九品中恶劣的人,也不说明他们的罪过,对所推举的人也不列举他们的善行,都放任爱憎,培植亲信,天下人又怎么会不懈怠于德行,从而专心于人情世故呢?这是其八。由此说明,职务的名称虽然是中正,实际上是邪恶的处所;事务名称虽然为九品,实际上有八点损害。古今的过失,没有比这更大的了。愚臣认为,应当罢免中正,废除九品,抛弃魏朝的这一粗陋做法,重新建立一整套完美制度。”
太尉汝南王司马亮、司空卫瓘上书说:“魏朝承接战乱之后,士人流动不定,难以进行详尽考察,所以才设立九品中正制度,只是暂且粗略作为一时选用人才的办法罢了。现在九州一统,王道教化广刚刚开始,臣等建议应当彻底革除这一粗疏旧制,转而推行以现居地为准的土断之法。凡是公卿以下官员,都应当以实际居住地作为籍贯,不再保留客居他乡的隶属关系。只有全面废止九品中正制度,改由乡里评议荐举贤才,才能遏制虚浮竞逐之风,使天下之士都能凭借真才实学求取功名。”
始平王文学、江夏人李重上书认为:“在废除九品中正制度后,应当先开始流动迁徙,听任人们相互合并、附就,那样真正的土断之法就能实行了。”
司马炎虽然对这些建议很赞赏,但最终也没有实行改革。
冬十二月庚午日,司马炎宣布天下大赦。
闰十二月,当阳成侯杜预去世。
这年,塞外匈奴胡太阿厚率领部落二万九千三百人前来归降,司马炎下令把这些人安置在塞内西河。朝廷栽撤宁州并入益州,设置南夷校尉管护。
285年春正月,尚书左仆射刘毅辞官回家,不久去世。
戊辰日,司马炎封王浑为尚书左仆射,封王浑的儿子王济为侍中。王浑的主管官员处事不当,王济把这人绳之以法。王济的堂哥王佑平时与王济不和,借机诋毁王济不能容容忍父亲,司马炎因此疏远王济,后来因其他事情把王济免掉官职。
王济生性豪放奢侈,司马炎对侍中和峤说:“我想责骂王济一顿后再封他官职,你感觉怎么样呢?”和峤说:“王济性情豪爽,恐怕他不会屈服。”
司马炎就召见王济,狠狠责备了他,然后问:“你也知道羞愧了吗?”王济回答说:“像汉文帝时期《尺布》《斗粟》的歌谣一样,我经常替陛羞愧。他人能使亲者疏远,臣不能让亲者更亲,因此感觉愧对陛下。”司马炎默然无语。和峤是和洽的孙子。
青、梁、幽、冀州发生大干旱。
秋八月丙戌朔日,发生日食。
冬十二月庚子日,襄阳武侯王濬去世。
这年,慕容删被其下人所杀,他的部众又奉迎涉归的儿子廆拥立。涉归和宇文部平时有矛盾,廆请求出兵征讨,朝廷不答应。廆大怒,率军侵入辽西,杀害掳掠很多百姓。司马炎派遣幽州军兵征讨廆,双方大战于肥如,廆的部众大败。从此后廆每年都侵犯边境,又向东进攻扶余,扶余王依虑被迫自杀,他的儿子退保沃沮。廆夷灭其国都,驱赶一万多人返回。
286年春正月甲寅朔日,发生日食。魏舒称身体有病,坚决要求退休,以剧阳子的身份返回家中。魏舒平时行事,肯定先去做,然后再说,所以在他退休时,没有人知道。卫瓘写给魏舒书信说:“每次和先生一起谈论退位的事情,却总没有实现,现在先生可以称得上‘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了。”
夏,慕容廆进犯辽东,原扶余王依虑的儿子依罗求,请求率领剩余的部众返回旧国,向东夷校尉何龛救援,何龛派遣督护贾沈率军护送。廆派遣其部将孙丁率领骑兵在路上截击,贾沈奋力作战,斩杀孙丁,于是恢复扶余国。
秋,匈奴胡都大博和萎莎胡各自率领部落十多万人到雍州归降。
九月戊寅日,扶风武王司马骏去世。
冬十一月壬子日,司马炎封陇西王司马泰都督关中各路军事。司马泰是司马懿弟弟司马馗的儿子。
这年,鲜卑拓跋悉鹿去世,他的弟弟绰继位。
287年春正月戊申朔日,发生日食。太庙殿倒塌,秋九月,朝廷改建太庙,参加劳作的有六万人。
这年,匈奴都督大豆得一育鞠等人又率领部落一万一千五百人前来归降。
288年春正月壬申朔日,发生日食。
夏六月庚子朔日,发生日食。三十三个郡国发生大旱。
秋八月壬子日,有陨石像雨一样降下。发生地震。

黄其军
作于2025年10月29日(古历乙巳年九月初九)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