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的脚气只会越来越重



本来已经取关咪蒙好久了,结果偶然点到了朋友圈有人转发的链接,看到又是咪蒙写的文章,关于职场的,想看看被封号又复出后的她有什么新的变化,没想到越看越生气,忍不住写篇文章说叨说叨。

她说别人问她怎么去掉“学生气”,她只知道怎么去掉“脚气”。

她说她拉屎忘了带纸,有实习生给她送了纸就被提拔当上了“副总裁”,还说公司有30多个人都是这样变成“副总裁”的。

——就是说,谁让她好好擦屁股就能飞黄腾达吗?

原来还是一贯狗屁不通的逻辑加上嚣张的言语啊。


她还“分享”了一些“太值钱”“不能随便说出去”的经验,

我看了一下,也没什么特别的,

都是些老生常谈。


在这里面,我特别想说说,

当别人说“虽然我不具备相关技能,但是我愿意一样样学”,

或者“只要你让我学习,我不拿实习补贴都可以”的时候,

她说,她会特别真诚地拒绝对方。


当然,她有她拒绝的权利,

我们不能奢望雇主都能体谅年轻人求职的不易,

但是作为一个动辄点击率超十万的大号,影响那么多人,

就不能有点社会责任感,从正面的方向多传播一些鼓励建议吗?

老是奚落打击,加重整个社会的戾气,有意义吗?


事实上,我和周围的朋友都有过在没有什么经验的情况下得到比较宽容的人给予的机会,

对方仅仅是觉得我们有能做好事情的潜质,就愿意给我们机会去尝试,其中就包括“不拿钱学习”的这种机会。

我们都特别珍惜这种机会,确实也在过程中学习了很多。


而咪蒙这种言论传播多了,就会让更多的人对没有经验的人关闭机会。

经验这种东西,当然是有第一次的开始,才能谈到以后的逐步积累。

学校不教有用的知识,社会上雇主的门槛又通通设那么高,年轻人永远都不能进入积累、锻炼、发挥的正向循环,只会让更多的人丧失方向和信心。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咪蒙刚毕业那会又有很大的不同,

更快的节奏、更强的适应力、更多的挑战,

想必咪蒙初入社会那会,社会对年轻人的包容度会更高,也允许他们有一个循序渐进成长的过程,

于是咪蒙才有机会成长为今天的样子。

没有人是一开始就都知道要怎么做的,我们也是一步步走过来才知道:

哦,原来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应该不顾老师严厉的管教,哪怕少上一些课也要去实习;

原来我们找工作的时候不只是要搜集信息,更是要动用全部的智慧去搜集到更多更全的信息;要去自己向网课和书中学习,以缩短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差距;要去尽可能的发掘你所有能发掘到的人脉,去多了解相关岗位的信息。


然而在我们还在找寻学习的过程中,

倘若遇到了一次面试机会,

能不能别轻易地以以前的经验去判断别人以后不能从事要应聘的岗位?

别人都说了“愿意好好学,不拿钱都行”,

如果对方不是特别不符合条件,

好歹都是大学毕业的,智商不会差,

稍加培训指导就能上手,

那能不能就给个机会?

毕竟以后也是会给雇佣方创造效益的。

我又想到了台湾那个走心广告——“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

v.qq.com/x/page/a03490vwnfl.html


说了那么多,咪蒙也看不到听不到,

她这篇的标题是“我是来你们公司学习的......”“你特么交学费了吗?”

我觉得恐怕交学费她也不会让没经验的人去试一试的,

当然了,倘若交学费也不是给她,而是要给价值观更正、更和自己相符的团队,而不是争相给老板递手纸这样的。

咪蒙说她病了,我觉得她是该好好调整一下身体,也治治脚气了,不然的话都会越来越恶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浓浓关东情,拳拳赤子心 ——记‘’闯关东民俗文化园"创始人任孝和作者:任延辉2017.8.21 今天清晨,当火红...
    情系黄龙府阅读 4,643评论 1 0
  • 江南是烟花迷离之乡,养育过多少洁净温柔的女子,在这世间留下多少动人的痕迹。 谁也未曾想过,多年后一个叫林徽因的...
    目见阅读 2,435评论 0 0
  • 7-31 今天去德令哈的外星人遗址,然后直接开到敦煌,酒店好紧张,正是旺季,好点的酒店都被预订了。 外星人遗址没什...
    已太迟2008阅读 1,547评论 0 0
  • 我是不懂什么手帐,只不过回想起高中的那段天天写日记随笔的日子,那时候晚自习竟然最期待翻开本子,把攒了一天的痛苦委屈...
    阿哩嘎逗阅读 1,54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