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就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一条缝,掉进去了,叫挫折,爬出来了,叫成长。”
01
昨晚去看诺兰的《敦刻尔克》,全片两个小时,我看到一小时三十分钟的时候,很愤怒,很想愤然离场,实在看不下去了。
内心里把诺兰骂了好几遍,觉得当前这个太平盛世,为什么要拍摄那么多悲惨的死亡镜头?二战早已尘封历史,和平是世界的主流状态,我是活腻歪了才要花钱买个电影票去电影院受罪,看导演导出各种死亡来?
没走成,旁边都是观众,走出去也不方便,而且也快结束了,就硬着头皮撑下去吧。
然后,一个场景就让我奔溃了。
一个英国老大爷道森先生,响应国家号召,开着自家游艇,带着俩年轻人(一个小儿子和一个仆人),赶来敦刻尔克,营救被逼到海岸边准备撤退的英国士兵。
面对危在旦夕的德国空军袭击,道森先生能够准确无误地引导自己的儿子彼得调转方向,避开空袭。
船上被救的飞行员柯林斯很惊讶,问老大爷,为何懂得如何应对空袭?彼得说,他的哥哥,也就是老大爷的大儿子,加入了英国空军,二战开始后的第三周就殉难了。
这个瞬间,我就奔溃了。眼泪哗啦啦哗啦啦掉下里,把之间看影片各种由于战争而死去的无辜生命积聚在内心的各种负能量,瞬间消散出来。
为什么这个瞬间很重要?因为这位英国老大爷,道森先生,自己的儿子已经在二战中作为空军殉难,但是自己还是能够在国家征用民用船只去敦克尔顿拯救亟需撤退的英国军队时,带着自己的小儿子,义无反顾的前行。
这就是一种与痛苦相处的力量。
02
人生当中是有很多痛苦的,大家都是想着要逃离。就像我前面看电影里老是死人,我看得很痛苦,我想走,逃离影院这个虚构的荧幕,回到我太平盛世的生活当中。
可是,二战是真实发生过的,死亡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可能还在发生,因为世界的某些地区依然不和平。
我是因为幸运而生在和平的年代和平的国家,那么,那些生在动荡年代动荡国家的无辜平民呢?他们何尝也不是只要过过安稳的小日子,可是如此稀薄的愿望,都只能是幻想,每天面对着枪林弹雨,无数的未知,以及岌岌可危的生命?他们如何逃避?可以逃到哪里去?
我是只要起身离开电影院,就可以逃避诺兰给我制造的虚构的“痛苦”,那么这些生在战火之中的人呢?还有被拍到战场上的士兵呢?他们如何逃离?只能选择面对痛苦,与痛苦相处,区别只是,我是积极地面对痛苦,还是消极地面对痛苦?
而道森先生,在面对老年丧子的痛苦之时,依然选择为国家挺身而出,拯救其他人的生命,他选择积极面对痛苦,帮助别人避免自己面对过的痛苦,为国家贡献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这就是坚强,一种让人震撼的生命的坚强。
03
我想起了另外一部电影,阿尔·帕西诺主演的《闻香识女人》,饰演一名退伍军官,因为意外失明,人生从顶点的辉煌滑落谷底。无法遭受人生的变故,想通过在纽约享受最后一次人生一切繁华后,准备开枪自杀。却因为中学生查理声嘶力竭的劝阻改变了一切。后来也挽救了查理的前途,自己也重新乐观面对生活。
为什么会联想到这部电影?因为我觉得两部电影要呈现的一些东西很相似,就是人生中不得不面对的痛苦,无论是整个社会的时代的变动带给个人生活的痛苦,还是个人的人生遭遇出现了不得已的意外而造成的痛苦,每个人其实都逃避不了
面对痛苦,你可能很幸运,得到别人的拯救,比如《辛德勒的名单》里,那些有幸藏进辛德勒的工厂里的犹太人免受德国纳粹的迫害和折磨,最后幸存下来的人。
比如《心灵捕手》里的威尔,由于小时候遭遇继父家庭暴力而成为问题少年,有幸得到心理学教授善恩的帮助而走出阴霾,得以寻求自己的幸福人生。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你也许并不总是这么幸运,在面对人生痛苦时有伸出援助之手的人,那么,还是只能靠你自己,去go through,去超越这些痛苦。
04
太平盛世下,没有需要去战场奋勇杀敌的需求,也没有生命朝不保夕的痛苦了。
大家都是在工作,朝九晚五,赚钱养家。工作都不容易,有欢笑也有泪水,有得意也有失意,本是职场常态。
但是许多刚进职场的年轻人,90后的,95后的,承受痛苦的“阀值”越来越低了,呈“玻璃心”之状。
被老板说一句,受不了了,很委屈,再说大声点,就要辞职走人了。
我碰到不少这样的年轻人,我总是苦口婆心告诉他们,说老板愿意骂你们,是对你们好啊,抱有希望啊,希望你们进步啊。如果完全不甩你们,那你才真的完了。
道理简单明白,可是到现实状况,还是有不少愤然离去的背影。
罗振宇在最新的一期《奇葩说》里,慷慨激昂地讲了“成长”的定义:成长,就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一条缝,掉进去了,叫挫折,爬出来了,叫成长。
大家都不想掉进去,害怕掉进去,太痛苦了,摔得头破血流的,疼的嗷嗷叫,在家被当“小祖宗”供着呢,不想接受职场的痛苦。想跳过去,找捷径,避开掉进缝里。可是没有“掉进去”和“爬出来”的过程,你怎么成长呢?
最近有个92年的小朋友,觉得太累了,干不下去,想休息一个月。公司不给,只能辞职,于是就辞掉了,毅然离开。现在正在家里休息中,每天吃饱了睡,睡醒了吃,又开始后悔了,觉得为什么要辞职,还得重新找工作,真是瞎折腾。
于是跑来问我,说是不是她之前做错了。我也不好说什么,事情都发生了,只能让自己下次不要那么冲动就好。毕竟,“裸辞”没有那么容易,每个人需要一定的勇气。
“职场”如“战场”,受委屈了,被忽视了,被低估了,被利用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总有委屈,挫折,和痛苦的咯。你只有去经历一道道坎,看到自己受伤,再把自己照顾好,看着一个个伤口痊愈,你才有抵抗力了,强大了。
多年以后,再次回首,你就会发现,职场上那些当年自己痛不欲生的时刻啊,都不是事儿。还庆幸自己当年勇敢去面对了,挺住了,也成长了,真是没有虚度光阴啊。
05
《敦刻尔克》里面那个想撤退回家的士兵汤米,努力爬上了回家第一艘船,结果船被炸了,掉到水里。
想爬上第二艘小船,船上的士兵不让他上去,没位置了。
于是找到第三艘船,爬上去,在船舱里正吃点果腹的点心,结果一个鱼雷过来,船沉了。
又掉海里了,又重新回到敦刻尔克海滩上。找到海滩上第四艘船,躲在里面,等着涨潮,船可以动,结果船被德军打穿了。
最后在海里终于爬上了老大爷道森先生的船,回家了。
当他到了英国坐上火车的一刻,电影音乐戛然而止,留白,全场一片安静,他睡着了。
能活着回家真好,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能够活着,都是要靠用力争取的。
在这个和平年代,没有生死攸关,但是做其他事情,你要在职场上,干的好,还不是要用力争取的,哪有舒舒服服被捧着被供着的,老板又不是你爸。
我们已经生活在前所未有的幸福年代了,“冷战”才结束不久,“经济发展”才成为世界的主流不久,我们可以安心地寻找着遍地的机会,施展宏图,大干一场。怎么可以在抱怨又抱怨中度过呢?
努力活着,活着不断努力,像汤米一样,竭尽全力地让自己活着,像道森先生一样,积极面对生活的痛苦,帮助痛苦的别人,工作中,生活里,每一天都值得我们好好对待。
没有苦尽甘来,就没有雨后彩虹。现在所受的每一份苦,都是为了日后阳光灿烂下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