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读后分享(三)篇

曾国藩

第三篇  曾国藩自我管理法的启示

自从曾国藩进京入翰林院后,经过一段怠惰疲懒的生活后,他发现了自己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开始反思改进。他想自己成为一个圣人,于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越加严苛,并想对自己采取有效的自我管理办法,曾国藩想到了用记日记的方式来反省和记录自己不足之处。

开始写日记时,曾国藩将一整天发生的事只是记录一句话在日记本子,比如曾国藩道光十九年(1839)四月二十七日,日记就六个字“沈明府请吃饭。”五月初九日,日记仅有5个字“住上选叔家。”日记即为敷衍,自然也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起到约束和克制自己的不好的行为作用,直到在良友唐鉴和倭任的纠正下,曾国藩才慢慢意识到记日记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必须要带着认真和敬畏的思想去记录每一天的事情,并且要起到反省自己的目的才行。“写日记书皆楷书,一言一默一念一失皆笔之于书,三月则订一本”曾国藩秉持这种写日记的意念,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后来事实证明这确实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使他受益颇大,他的陋习也得以改正,像他的傲慢,他的懒惰,他的修养等等都得以修正和提高。再后来他带领湘军平定太平军,建功立业到功成身退,这的一切都离不开他每日写日记,自我反省,严苛自律的自我管理方法。就是这一套看似简单的自我管理方法让曾国藩成就了他的一世英名,也奠定了他成为圣人的坚固基石。

可见任何事情,任何想法只要想实施并敢于实施,且持之以恒的实施下去,都会收到令人满意的预期,达成想要的结果。这就是他带给我们的启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