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上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囫囵吞枣的读了一遍,那时只上了一次成长班,直接上的二模块,读的挺认真还写写画画的,其实还是有些不太明白的,上完一模块后,再拿来重新读一遍,好多内容竟象似没见过。
这也是我们的模式,一件事情我们可能只关注到我们能关注到的,一本书也是如此,同样的内容在你眼前划过,你看见了跟没看见一样,因为没有触动到你。
重读一遍有些内容看到了,有些内容似乎和以前理解的不一样了,有些内容真正看懂了,真是很有意思,书读千遍其义自见,以我的性子,没耐烦读千遍,是因为这中间上了好几次课程,内在有了变化,再看自然感受不一样了。
学习NLP,这本教材值得一读再读,我觉得有必要写一下,以加深自己的记忆。
一、NLP是什么
之前这章直接是大概看一下,因为学科小组的作业,我仔细的看完这章,确实明白了NLP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门学问,以前凭感觉,现在也能说明白了,这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说的话就是:NLP是研究我们的大脑如何工作的学问,为每一个接触它的人提供了一些实际可行而且有效的方法,以便能增加达到自己能力顶峰的机会,使自己无论在个人发展、事业工作、家庭生活,或者与人相处上都有显著的提升。
NLP的效果是在人生的所有方面显示出来的。因为NLP的本质是就是研究和运用一个人头脑中的思想运作模式,使其更有效的运作以便让人的自身能力发挥得更好。既然一个人的头脑控制其人生里的每一个方面的成就,那么提升人脑的思想运作能力,自然就会使整个人生都有所提升。
NLP不是什么宗教、信仰,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也有无效的时候,但是NLP总能使我们多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并支持我们不断尝试下去。它更像是一个工具箱,这个工具箱里工具种类繁多,最常使用而且最易产生效果。
其实,NLP大师同我们一样,有自己的烦恼、问题和需要,只不过他们面对出现的情况时,总会有很多的解决方法,同时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处理事情,给自己,给别人很多空间。
NLP不能代替我们生活,我们还需要面对自己的人生,走每天的路,但是NLP使我们在不顺利的时候仍有信心,在最困难的时候尚有办法。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增加人生里的快乐。
NLP的核心学问之一就是“模仿”(modeling),NLP研究不同行业中的卓越人士,健康行业、体育界、教育界、工商管理界和心理治疗界等,把他们的卓越成就化为一些别人跟着做也可以获得同样效果的学问。
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成功快乐的人,了解他们的身心活动模式,我们便能够学习他们已经掌握的方法,因而也变得成功快乐。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做出很多成功的事情。我们也可以总结自己成功的身心经验,从而拥有更多的成功快乐。
比如:我们都曾经有过开心或放松的经验,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在那些良好经验里我们的身心状态,并了解达到那些状态的身心程序,那么当我们感到不开心或者紧张的时候,便会更容易使自己改变了。
换句话说,我们平时学习的多是知识类,而NLP学习的是成功快乐的心理模式。
听到一位伙伴分享,学习心理学是为了有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NLP就是很合适的一门心理学学问,在各种技巧中,它讲“溯源”和“整体平衡”。
它让我们看到行为情绪背后的运作模式,改变投影源(运作模式),把焦点放在“解决”上,而不是“问题”上。它讲系统整体平衡,“你好、我好、世界好”,既不必牺牲自己的忘我,也无需损害他人,要共赢。
二、关于心理辅导
辅导的定义是帮助一个人自助。重点是“自助”,就是帮助一个人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才不给来访者建议,让他自己去找问题的答案,我有点理解“无为”的意思了,不要替别人解决问题。
各种技巧是为了让身体有记忆。辅导者引导来访者在思想上做出突破,所有思想和行为改变,都是来自脑中新的神经元网络出现。在技巧练习中,观想引导来访者在脑中制造出有声、有色和有感觉的景象,这样身体就有了记忆,也就是有了新的神经元网络出现。
当现实出现有类似情况时,来访者就会很容易启动这些新的神经元网络,做出理想效果。
咨询者真正的力量是别人想靠近你。来访者之所以成为来访者,是他无法解决一些问题,是某些方面力量不足。力量不足的人总想靠近有力量、有能量的人。
最有力量的人是不会给别人压迫感的,而是什么时候都能够泰然自若、充满信心,这样能让来访者安心、放松。
辅导者只是维持一个空间让来访者做出改变。这和传统的心理治疗不一样,NLP认为,没有人比来访者更了解自己的人生,也没有其他人有权利决定来访者应该有怎样的人生,所以,什么才是真正对来访者最好的,只有来访者本人有资格决定。
这和辅导的定义相通,每个人需要照顾好自己的人生,自己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每个人都想有更好的明天 ,让他看到这个可能性和途径,他会自动调整人生的动力转向更好的方向。辅导只能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引导来访者运用本人的力量,处理自己的问题。
不光是个人辅导,这对于导师身份的定位也至关重要。
跟效果走而不是跟形式走。这让我想起课程中的几个练习,导师给出练习步骤和方式,在两个人练习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情况没办法按照步骤做下去,作为初学者有点不知所措,其实秉承灵活性,来访者最重要,技巧从来都不重要,一切都是为来访者服务的,初学者的不知所措是因为经验不足。
比来访者自己更接受他,这是导师辅导者力量的体现。来访者说的话难免多一些偏激、片面、甚至不合逻辑的看法,辅导者应该明白,来访者说出来的话,只是反应他内心的状态,绝无对之批评的需要。
如果他想的逻辑合理和说得对,他就无须来做辅导了。如果辅导者与来访者纠缠在对错上,他会有对抗,更易筑起保护墙。
要表示出肯定和认同来访者的态度,关注他的感受,感受是真的,没有对错。要先接受来访者看世界的方式,给来访者更多的选择,而不是拿走他的选择。
做事需要四份力量。做好一件事情,我们需要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又要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还要心甘情愿主动去做,这三个方面的先决条件是我们要有资格。资格感不够是中国人普遍的问题。
这源于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批评,打压,所以家长们真的要和孩子好好说话,孩子错了,也要好好教导,而不要情绪化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