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诗经,孝父母

读《诗经小雅蓼莪》有感


       莪者,香美可食,环根丛生,又名“抱娘蒿”,喻人成材且孝顺;蒿与蔚者,皆散生,均不可食,蒿、蔚喻不成材且不能尽孝。

       古者以此为兴,唱曰:“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父母养育之苦,越然纸上,不忍猝读。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上自天子,下逮臣民,皆为父母骨血。父母待子无微不至,天寒以衣,气暑以扇,自蹒跚学语,至鬓角降霜,父母皆呼为小儿,爱之若此。

       然子待亲,则有贤与不肖。贤者,视父母为明珠,有呼必至,出则必告,衣食无虞,以顺为孝,虽至暮年,嬉笑如童;不肖者,视双亲为累赘,面有难色,呼不以亲,使之若仆,衣食从简,出入不语,形同陌路。有甚者视亲如仇,见利忘亲,对簿公堂,虽为人,何异兽!

       佛家有谒: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父母即是佛,与其外求,不若内修。父母康健乃为人子者莫大之福,敬亲莫待晚,孝亲莫堪迟,晚则敬薄,迟则孝浅。

       劬劳刻骨,尽孝惜时。与诸君同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