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别人的好才能获得新生》-maro冰山的课外拆书练习15/52

《看得见别人的好才能获得新生》选自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拆页若干:

附后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

老师文章架构分析

从他亲身的例子说起。讲得是某天他忽然发现有两个人和他讲了完全自相矛盾的道理,但当时却没反应过来,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开始去书本找答案。引出了对老师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叫《超越感觉》。

《超越感觉》提到,人一生大抵要经过如下四个阶段:

一、我不好,你也不好;

二、我不好,但是你挺好;

三、我挺好的,但是你不好;

四、你和我都挺好的;

根据亲身经历,围绕这几个阶段,老师又给我们总结出三个要点,大意如下:

1、大多数人走在第二和第三阶段徘徊,不是你好我不好就是我好你不好;

2、要达到第四阶段特别的困难;

3、想要达到第四阶段,唯一的方法就是自我成长。

两个疑问:

1、为什么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徘徊在第二和第三阶段?

根源就在于见不得别人“的”好。见不得别人的好,说明人家也有不好。但这两个阶段的人把注意力用错了地方,把注意力关注在了不好的地方,忽视了好的地方。正因为不好的地方把好的地方完全否定了,所以就见不得别人的好。

2、为什么很多人知道了这个道理却就是做不好或者不是总能做到呢?

老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一个合理的解释:

只有你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普遍承认,才可能做到心态平和。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终于不必再费心去比较了。

其实我可以理解为这样,这样时候自己已经成长得足够强大,强大到不需要去比较来证明自己的好了。

所以当我们的注意力放在那些不好的地方的时候,及时回头,告诉自己把这些精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上。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有个很久以前的同事,虽然现在不在同一个城市了,但朋友圈经常发消息,所以也大都知道近况。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她也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精进,只是我们基于的平台有些出入。但是她非常的努力好学,而且天天在朋友圈晒自己当天学了什么,什么收获。无形中,我感觉压力很大。不得不说,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看不见她的好,我只感觉她在炫耀, 我甚至给自己解释她为什么有那么多时间学习是因为她工作很空,她的孩子有婆婆带甚至哄睡都是老人的事情。那段时间我的眼里没有见着她的好,她发出的朋友圈我觉得特别刺眼。我想这是一种嫉妒,而且她的进步另一方面代表了我的落后,于是我讨厌看她发朋友圈。

A2:我的应用

情况慢慢改变和两篇文章密不可分,还有一篇是老师的《成为配的上希望的那个人》,和今天的文章其实核心意思是一样的,启用元认知能力,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上。

现在的我很开心看见她的进步,甚至我们也会交流。 看见她每天的进步感觉对我就是种激励,也督促自己不能懈怠。

是呀,我们需要比较的是今天相比昨天的自己有没有进步一点点。

我们可以看见别人的不好,但更应该看见别人的好。

我们应该放开胸怀,更应该鼓励别人。

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前行。

自我成长的道路就像修炼,急不得,慢慢沁润。

最最最重要的依旧是我们的注意力,不要放错了地方。

拆页:

四阶段
徘徊的二三阶段
这么难吗
注意力
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