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柔和的激励
没有什么比他的力量更柔和,也没有什么比他的柔和更有力量。他最温柔,但他的爱在心里,却似乎让我们感到一种不可遏制而又自然的驱迫。“原来他的爱激励我们”(for his love compels us; “compel”原意是强迫或似乎强迫)是书上的话,也指出了我们服侍和善待他人的唯一正确动力。
从初代的大师兄们开始,历世历代有多少追随和信仰他的人,无须被任何外在力量强制或裹挟,只因着内在爱火的激励,前仆后继,背井离乡,餐风宿露,甚至流血牺牲,这才换来今天我们看到的好消息传遍各地,持续生长的局面。
在一个以礼教维系、以利益交易为实质的世界里,这样的人注定被视为异类。外在的肉身之苦还在其次,心灵的苦楚才是试炼的本质。“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动机?你既是说爱我接纳我,又为什么一定要改变我?”对于为真理而爱的人,世界报之以满腹狐疑就算客气,更多的是嘲笑、毁谤、侮辱、攻击。
就像雨雪从天而降给予大地滋养而不徒然返回一样,超越人性的真理之爱,一旦通过人这个器皿表现出来,也必会流向能够接受它的人,并且在用心者的恒切守望之下结出果实。
许多时候,爱他爱人,会被误以为是讨好型人格。但这些什么“型”什么“类”都是人的划分方法,不在意也罢。
且看书上给出的答案和解药:“我们各人务要叫邻舍喜悦,使他得益处,建立德行。”“原来他也不求自己的喜悦。”
如果没有做好接受异样的眼光和歧视性对待的思想准备,是无法跟他走到底的。但这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就是一转念一定睛的事情。定睛于父,思想他的国度,那么,一个相信永恒的人,不会执着于追求今生得到所有善报。
我们好比在奔跑一场灵界的马拉松,路途中有人加油喝彩鼓掌当然好,即便没有,甚至出现诱使我们退出的声音,只要我们心灵的眼睛看到了上面的赏赐—永恒的冠冕,就会一直奔跑下去。
我们又好比在攀登灵界的最高峰,不是怀着征服欲而攀登,而是受到那白雪覆盖的神圣顶峰自身的感召,是她给我们力量。
总之,老师在前面引路,当他呼召我们跟从,我们可以放心地立刻放下心里的缠累,不必回头或东张西望看是否有人同路,是否有人追随,而是只要确定自己跟从的是他,用心跟从,更定他。
他的柔和给我们力量。这句话又包含矛盾修辞,这种例子很多,因为他的法度就是和这个世界的法则截然不同。
分享特蕾莎的《Anyway》(《不管怎样》),它曾许多次给予我们鼓励,提醒我们向内看、向上看、向前看,让他的爱激励我们继续付出爱和善意,特别是隐藏的代求。
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以自我为中心的,
不管怎样,要原谅他们。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
不管怎样,还是要友善。
当你功成名就,你会有一些虚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实的敌人,
不管怎样,还是要取得成功。
如果你诚实、率直,人们也许会欺骗你,
不管怎样,还是要诚实和率直。
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
不管怎样,还是要去营造。
如果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他们可能会嫉妒你,
不管怎样,还是要快乐。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
不管怎样,还是要做善事。
即使把你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也许这些东西永远都不够,
不管怎样,还是要把你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
你看,说到底,这是你和父之间的事,
而决不是你和他人之间的事。
--
诗的最后一句点明了要义:他对我们的爱够我们用来一辈子付出。我们只需要向他交代,不欠任何人一个解释。此生或许缺少某些身外之物,缺眠,甚至缺健康,但从来没有缺过爱,因为他的大爱,就像空气一样环绕周遭,随时调遣一切人事物,供应所需。写在这里,也是提醒自己时刻意识到这份爱。